Введение
序言
目录
От издателей
译者按
祷告——是众德之冠,是那无形的阶梯,灵魂循此而升至上帝面前。祷告在灵魂中播撒种子,这种子将在永恒中绽放出天堂之花。若无祷告,人的灵性便会瘫痪,其中的属灵生命亦会凝滞。
然而,我们当如何学习祷告?如何让灵魂培养起祷告的精义?如何调适心境以进入祷告?又如何实践祷告?如何训练自己,使心思能专注于祷告的言辞之上?若事务繁冗,又当如何祷告?在祷告中,何为首要,若无此,祷告便不成为祷告?何事阻碍了祷告的正确进行?何为耶稣祷文?人人皆可诵念吗?何为灵性上的自欺(prelest)?又如何避免陷入其中?对于这些及其他诸多问题,我们可在圣隐士费奥凡(Феофан Затворник)的书信往来中找到答案。二十余年间,这位维申斯基(Вышенский)的隐士在其幽僻的修道院斗室中,回复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敬虔信众的信函。这些信件纷至沓来,恳请他解答他们心中涌现的疑问。而在这所有信众复杂多变的灵性生命历程中,不曾有任何一种境况是他无法解答的。
圣隐士费奥凡是一位独一无二的人物。他付出了巨大的苦修努力,将众多古代圣父——那些伟大的禁欲者,那些在心祷方面无人能及的实践者——的精神遗产翻译成俄语。通过这项工作,他为我们开启了他们精神经验的无价宝藏。这些人的生命是持续不断的取悦上帝的苦修,他们升华至天使般的纯洁与神圣之境,拥有如此强大的祈祷力量,以至于上帝因他们的祈祷而施行奇迹。圣隐士费奥凡完美地认识并领受了古人所传授的这门高深祈祷科学——科学中的科学,艺术中的艺术。即使在今日,他依然是所有渴望得到属灵帮助并热切追求灵魂救赎者的最佳导师。
圣父隐士费奥凡,为我们向上帝祈祷吧!
圣隐士费奥凡颂词,调式八
正教的导师啊,/ 虔敬与纯洁的教师,/ 维申斯基的苦修者,圣隐士费奥凡,您是神智的圣者,/ 您以您的著作阐明了上帝的圣言,/ 并向所有信徒指明了通往救赎的道路,/ 祈求基督上帝,拯救我们的灵魂。
康达克颂歌,四调
与主显节同名的圣隐士费奥凡啊,/您以您的教诲光照了无数人,/如今您与众天使一同侍立于至圣三一的宝座前,/请您为我们所有人不住地祈祷吧。
Что такое молитва
祷告是什么
Молитва – главное в христианской жизни
祷告——基督徒生命之核心
祷告之事乃基督徒生命中的首要事务。祷告是灵的呼吸。若有祷告,灵则存活;若无祷告,灵中便无生命。
祷告之事,乃是众基督徒之事。祷告之事,非独静修者方为之,乃是众基督徒皆当为之,甚至于祷告的至高境界亦然。祷告的所有境界皆是神圣的工作。在神面前,众生平等,祂所察看的唯有人的心。人心如何归向祂,祂也如何垂顾那心,无论此心属谁。主曾言:「正如你,父啊,在我里面,我亦在你里面,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参:约翰福音 17:21)
这是关于所有基督徒的。而使徒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歌罗西书 3:3)。
Молитва – мера нашего духовного бытия
祷告——我们灵性生命的尺度
我很高兴您一切都顺利,不是指在修道院里,而是在您的灵魂深处!因为只要有祷告,就不需要更好的了。因此,有人曾指出,古代的修士们,在彼此拜访或只是偶遇时,首先会询问祷告的进展如何。在真正的祷告中,我们与上帝之间最崇高的所有关系都在运作,使我们的属灵生命在那一刻处于其纯净的秩序之中。祷告是关乎我们属灵存在的见证,也是衡量它的尺度!
当我们读到某位圣徒开始祈祷,有时整夜不辍,甚至连白天也加上时,又有什么可惊奇的呢?祈祷将他带回故乡,那里有天父、母亲、兄弟姐妹,以满溢的爱拥抱他,安慰他,甜化他。愿主赐予你们内心永不失去祈祷的秩序。
Молитва – плод и привлекательница Духа
祷告——圣灵的果实与吸引者
圣灵的恩典自我们领受洗礼与傅圣膏油之时起便与我们同在。教会的祈祷、家庭的祷告、苦修的劳作以及善行的实践——这些都培养了这份恩赐,并给予它在我们内运行的空间。其中最佳的途径便是心祷,它本身既应被视为圣灵的果实,同时也是圣灵的吸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会中关于圣灵的祈祷也同样是圣灵的吸引者。
Молитва – духовный барометр
祷告——灵性的晴雨表
祷告是属灵的气压计和温度计。好好地调整它,一切都会顺利进行。
Трудитесь в молитве
在祷告中劳作。
在祷告中劳作吧。它是慰藉的泉源,思想的澄明,以及良善品德的坚固。
勿以他物先于祷告。祷告之动势,切勿阻碍,亦勿有他物先之;反之,当常备不懈,为祷告献上一切牺牲。因祷告乃众者之王。而其立足之基,乃忧伤痛悔之灵(诗篇 50:19)。
О чтении священных книг
关于阅读圣书
О чтении Евангелия
论研读福音书
阅读福音书及其他经文,是至善至美之事。在此过程中,若有任何经句或思想深植于心,请多加停留,白天也时常回想,并拓展这些思想。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阅读福音书与诗篇乃是善举。请勿搁置这些书卷,直至您从中汲取了生命的教训或准则。
Как читать Божественные книги
如何阅读属神书籍
您询问,是该一章一章地读《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还是按照教会的指示,分段落阅读(по зачалам)?1既然您已习惯了教会的方式阅读,那就继续如此吧。如果按段落阅读,那么早上读完规定的部分,晚上就无所剩余了;除非分开来:早上读《福音书》中的一段,晚上读《使徒行传》中的一段。一章一章地读,分量就太大了。
请努力沉思并铭记。替代托马斯·肯培的《效法基督》2,请选择我们作者的另一本书来阅读。您有什么这类书籍吗?我们一起来做选择吧。阅读《切季-米涅伊》中的圣徒生平是很好的;虽然我们无法那样生活,但我们有义务在可能之处,甚至超越自身能力地去效仿他们。
颂歌一篇就足够了。但最好是阅读献给上帝之母的颂歌。关于灵魂出离世间的祈祷规范不必纳入常规诵读。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阿卡希斯特颂歌和卡农(赞美诗)最好按规矩诵读。请参阅《礼仪诗篇集》的末尾部分。诗篇诵读者会协助您。但请勿贪多。您也可以用耶稣祷文的拜伏来替代它们。这一点您也请注意。有时这样会更好。
福音书可以坐着阅读,但不要因此减少你的敬虔之心。
诗篇当诵读多少?随心所欲。或一卷,或两三卷,或数篇诗篇皆可。
「唱诵诗篇」即是以咏唱的方式来诵读,例如在教会晚祷时,咏唱「主啊,我曾呼求祢」之后的情形。
Как читать псалмы
如何诵读诗篇
若您欲使诗篇不致分心,请阅读其注释并明晰其义。此后,切勿多读,并请从容诵读,深思每个字句。当心因此而得温暖时,便可放下诗篇。请谨记某位长老的传说,他仅诵读了一遍「荣归颂」,随后便沉潜入心,进入默观,以此祷告。
О чтении и заучивании Псалтири
关于诵读和背诵《诗篇》
背诵《诗篇》是一件美善之事。让祷告的思绪与情感盈满你的心。圣教父们都曾以此劝勉众人。他们不仅建议在祷告时诵读诗篇,更鼓励在其他时刻也如此行。即便在事务繁忙之中,或特别是当你从一处走向另一处之时,都可以默念诗篇。然而,若要在日常事务中持续保有对上帝的思念与对祂的爱慕之情,最好的方法便是熟习一句简短的祷词。
О заучивании псалмов
论背诵圣咏
你背诵了六部诗篇3,并补充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两部。」 这启发我向你建议:每当你遇到一部喜欢的诗篇时,就把它背下来。然后运用它们:或在早晚向神祷告时,为的是重新燃起祷告的灵;或在工作间隙——当你走路、入睡或醒来时;将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这种阅读来充实。你看——第三时辰的第二首诗篇和第六时辰的第三首4。它们与「我向山举目」(诗篇 120:1)相似。
О чтении канонов
关于诵读圣典祈祷文
「是否应诵读守护天使的圣典?」 「请诵读。」 「但若遇身体不适或事务繁忙,可省略诵读圣典,代之以简短的祷词:『上帝的使者,我的圣洁守护者,为我罪人向上帝祈祷。』诵读五十遍,并随意选择行礼(即叩拜或俯首)。通过这种方式(即简短的祷词),亦可替代所有圣典。然而,心思不应仅停留在言语之上,而应伴随着相应的思绪与情感。」
Читать для назидания
此乃为得启迪而诵读。
关于阅读。为求知识而阅读,是一回事;为求造就而阅读,又是另一回事。若为前者,则需博览群书;若为后者,则不必多读。只消所读之物,有任何一句叩击心弦,便当驻足沉思,努力将其阐明,更要——将其深植心底。这便等同于,将此化作冥想神思的题材。如此,您方能滋养并培育您的灵魂,而非如填塞麻袋般,仅是充盈其外。
Что читать о молитве
关于祷告,当读何书?
关于祷告,请阅读合集《论清醒与祷告》:那里汇集了所有圣父们就此所言。此外,在《属灵争战》5一书中,那些谈及祷告的章节也不妨浏览。这些已然足够。与其思索祷告或阅读相关论述,不如在祷告的实践中努力。这事极其简单。
О церковных службах
论教会崇事
О важности хождения в церковь
论入教会堂之要义
走进教堂——这是开启祷告之灵的最佳途径,有了它,心就不会僵化。
教会祷告优于家庭祷告 教会,是你的慰藉。感恩上主,使你得以感受在教会中驻留的益处。圣金口若望曾提及,人亦可在家中祈祷;然而,在家中却无法如在教会中那般祈祷。
Учащайте бывать в храме Божием
请更频繁地到神的殿宇里去吧。
若您感到便利,请更常地前往上帝的殿堂。在圣殿中,当您心怀虔敬、专注于内时,祈祷的灵性便会得以极致地展现,此乃他处所不能及。若您能如此行,不久便会见到果实,然而并非一两次造访圣殿便能显现。这需要您付出数月的时间,并在此项劳作中展现出恒心与忍耐。
但在此我也要补充——不要将自己束缚。然而,若你以某种方式束缚了自己,便要坚守它:因为这正是此类播种得以结果的条件。
Бывайте сколько можно чаще в церкви
尽可能多地去教会。
在教堂里,你虔诚地祈祷,甚至不觉时光流逝,这是极好的!若条件允许,请尽可能频繁地去教堂。尽管它是由砖石灰泥建造,却是真切的上帝的殿堂。你的心会感受到身处父的家中,并从中获得慰藉。为了培养祷告的习惯,去教堂是最佳途径。在家中,惰怠易于滋生,但在那里,惰怠无立锥之地,因为除了祷告,你还能做些什么呢?
О важности церковных служб
论教会崇拜之要义
人当竭诚参与所有教会礼仪。我告诉你,没有比置身于教堂、躬逢圣仪更好的方式,能开启心智与心灵的祈祷。教会礼仪中蕴含着祈祷之神。凡能全神贯注于所诵所唱,立于礼仪之中的人,其祈祷心境必会受到感化,心中充满暖意。若今日如此,明日亦然,后日亦然,循序渐进,最终祈祷的火花便会在心中熊熊燃烧。而当此恩典蒙主赐予之时,你便会奔赴教堂,如同赴一场皇家盛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你羁绊。你只管努力专心聆听教会的歌咏与诵读,若无专注,一切将归于虚无。
Как держать себя на церковной службе
如何在教堂礼拜中约束自己
论在崇拜中的怠惰。我们需努力,以专注的心和向上主的祷告来克服它,正是为着这个弊病祷告,主必帮助。
如何在礼仪中持守自己。要复兴对圣事的信心,重燃对上帝的敬畏,复苏得救的盼望,看见主,祂愿人人得救(参阅:提摩太前书 2:4),并召唤所有的人,祂既严厉又充满丰盛的慈爱。我们当养成这些情感的习惯,并为此祷告,祈求它们能被赐予。
领受圣圣餐的预备经文,我认为分次诵读也无甚不妥,然而,一次性诵读完毕似乎更佳。但在教堂里诵读这些经文,则是一个不良习惯:因为教堂的崇拜仪式需要我们全神贯注。
敌人引诱我们逃离教堂,以便在小室中更虔诚地祷告……——结果既错过了教堂的礼拜,又未能在小室中祷告。我们应当以专注和感受来坚持教堂的礼拜和个人定规。至于心祷,则可以在家中单独进行。在教堂的侍奉中,也应当伴随着心祷。礼拜的内容无不充满智慧。要留心、要明了、要感受所吟唱和诵读的,这就是心祷。
Если не слышим или не пониманием церковную службу
若我们听不清或不明白教会礼仪,
在教会中,有时所歌颂或所诵读的,或是听不见,或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当立于主前,并诵念耶稣祷文。在教会中,每一个行动都有其意义。凡以悟性与理解追随此意义之人,将不断从彼世获得滋养灵性的影响——而当礼仪结束之时,他将走出教会,如同饱餐一桌丰盛多样之筵席后离席一般。
Если не можем пойти на церковную службу
如果我们不能去教堂礼拜
时常领受圣餐是美善的,但如何安排,则由您自行斟酌。您的……职务允许您参加哪些教会礼仪,您就去参加;至于那些您无法前往的,就在家中以拜伏和耶稣祷文来补行,如同《礼仪日课经》(The Followed Psalter)中所规定的一般。
Что мешает успеху в молитве
是什么阻碍了祷告的成功
О празднословии
论闲谈
你无法摆脱闲谈。闲谈是最具破坏性的事。与此等同的恶,是在漫步时未能保持警觉的感官。这两者都极大地阻碍了祷告的成功。当耶稣祷文开始在心中确立时,舌头就会被束缚。束缚它的是对主亲临的敬畏。
Для успеха в молитве надо украсить сердце свое добродетелями
若要在祷告中得享成功,必先以诸般美德妆饰己心。
请知悉,若要在祷告中得蒙成就,务必努力以众般德行——尤其是谦卑、痛悔、顺服以及舍弃己愿——来装饰您的心。
Опасайтесь уклониться в праведность
当心偏离正道,误入自义。
最需要警惕的,莫过于偏离至义。一旦你开始偏离,步入义途,便要知道你已误入歧途。彼时,你当抓住自己的双足,毫不留情地将自己拽回「罪性」之中。这自然是指「义感」与「罪感」。主只接纳那些怀抱罪感来到祂面前的人。至于那些怀抱义感来到祂面前的人,祂必转面不顾。祂降世,乃为拯救罪人,而非义人(参看:马太福音 9:13)。「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诗篇 50:19)。最邪恶的莫过于自满。一旦自满,便会瘫软懈怠,气息粗重。灵性上亦是如此。
曾有人习惯这样问:「你啊,是去领退休金呢,还是去求怜悯?」这实在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Надо утвердить в себе мысль о своей греховности
我们必须在心中坚固自己有罪的念头。
请努力在你自己里面生发并坚固这样的想法:你全然无用且满身罪孽,这些都激起了上帝对你的愤怒。当你开始祷告时,绝不要以其他姿态出现在上帝面前,而要以一个……如此罪孽深重、全然无用且身陷怒火之人的姿态。一旦你内心深处感受到这种状况,你将无法抑制地呼求:「哦,主啊,求你拯救!哦,主啊,求你赐福顺利!」
为何祷告举步维艰?乃因未能真切感受对神的需求。「所有事务与所需,我们自己都能搞定?!!「为此祷告吧,祈求神赐予你这样的感受。若无此感,你将迷失沉沦。
Не меряй себя
莫度量自己
您公正地没有给您所拥有的东西太多的分量。只是一个开端……离真正的工作还远着呢!而且总的来说,不应该过度关注自己。圣教父们说:「不要衡量自己。」最好的自我衡量是:「我一无所有。主啊,求您赐予我一个美好的开端!主啊,凭您所知的方式拯救我!」并且要驱散一切衡量自己的念头,忘记背后的一切——仿佛它从未存在过一般——努力向前迈进(参阅:腓立比书 3:13)。仇敌会引诱人衡量自己,以便激起自负,并毁坏一切善工。您要时常对自己说:「我一无所有,无可衡量。」
Свои мысли надо записывать
要将自己的思绪笔录下来。
在沉思或叩拜之时,救赎性、引导性或阐释性的思绪会骤然涌现;务须留意并记录下来。
论祷告中生发的思绪
您在摘录内容:这很好。我突然想到要问您:在阅读或祷告时,您是否有过一些想法,一些关于属灵生活秩序的良好想法?如果有了,就找一本小册子或笔记本,把它们记录下来,在它们出现的那一刻就记下,不要杜撰,只表达所出现的内容。有位苦修者,我忘了是谁,他从不错过这些想法,总是用炭笔把它们写在墙上。所以,请您也记录下来吧。之后,有时您可以翻阅它们,以此来更新那些美好的回忆。我所说的,是指那些自然而然产生,能够吸引注意力、触动心弦的想法——那些美好、有益的教诲。
Свое духовное делание нужно скрывать
自身的灵修操持,理当隐而不露。
若汝可行,尽汝一生,隐匿属灵之事,莫要显于眼眸、谈吐,亦莫显于其他往来,惟以简朴行事。切记,避开空谈。
(信函四百八十八。第三册,第一百五十六页)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祷告时在教会内和家中流泪都是有益的。但泪水不应展露于人。这些是属灵的「玛格丽特」(珍珠)6,一旦示于人前,它们便会黯淡无光,失去其璀璨与珍贵。最好是在家中流泪,而在教会中则将泪水隐藏,让这悲恸的心境或那忧伤的灵和破碎谦卑的心(参:诗篇 50:19)留在心间。务请常常努力持守此心境。
Что в молитве главное
祈祷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Помните, что Господь близ
请谨记,主在近旁
最重要的,是您务必时时铭记,主临近,洞察一切——并以此为准,约束您的言行举止,无论外在抑或内在。
Младенчество в молитве
祷告中的婴儿心
在祷告中,一如在整个灵魂的架构中,孩童般的心灵是最佳的心境;请珍视它,并恳求主不要让您失去这份感受。孩童走近父亲或母亲,一言不发,只是依偎在他们身边——因为与他们同在是甜蜜的……您也要如此,在心灵的纯朴中,时常依偎在主的身旁。
Не в форме сила
力量不在于形式。
力量不在形式,而在祈祷的精神之中。你在祷告中所渴望感受的,正是祷告中最适宜的。在祷告之时,感受自己是蒙受审判之人——有位教父曾将此视为祷告的本质。在某处,我不记得是何处,记载着一个问题:「在祷告中,如何站立最为妥善?」而答案是:「站立,如同身处审判之中,目光凝视着主口,因为最后的裁决正待从祂口中发出,对你而言:『你来』或『你走』」(路加福音 1:16马太福音 25:34,41)。然后呼求:「主啊,怜悯我!」这正是你所经历的。我更以为,仅凭一句耶稣祷文,便可履行一切规矩,只求这祷文不单停留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在心智与内心深处)。
О навыке ходить пред Богом
关于在上帝面前行走的习惯
祷告乃是内心之事。一切外在之举,皆不属其本质,不过是外在的烘托。凡由这外在所生之善,不过是虚妄之善,而非真善。因此,对此不必有丝毫留意。
您所做之事,最好是舍弃。最要紧的操练,乃是记念上帝,亦即在上帝的临在中行走。努力培养这种习惯,使您时常清醒地感受并确信,您是在上帝的注视之下;祂的目光洞察您心扉的深处,看清您一切内在的波动。
耶稣祷文乃是操练与神同行之成功法门中的一个。
所有关于这祷文如何运作的知识,都载于《不可见的争战》7一书之中。请您前往彼处查阅。此中最要紧的,乃是将您的心神置于心间,并向无所不在的主呼求。站立总比坐着为佳。至于呼吸、头颅的姿势等等,最好完全不必思虑,而应将您全副的心神,转向内心的秩序。
良好内在秩序的根基是敬畏上帝。我们必须使其永不离去。它将使一切保持警醒,不让肢体和思想松懈,从而造就一颗警醒的心和清醒的思绪。
然而,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并感受,灵性生活以及其一切表现的成功,皆是神恩的果实。灵性生活完全源自于至圣圣灵。我们自身亦有灵,然其孱弱无力。唯有当神恩笼罩之时,它方能焕发力量。
Помнить Бога
铭记上帝
设想你来到一位尊贵者面前,有所求告。然而,你却不向他呈上你的祈求,反而漫步于房室之间,审视墙壁上的陈设,凝视窗外,又向… 试问,这位尊贵者见你如此,会作何反应?——他会召来仆役,命他们将你毫不客气地请出门去。 我们所作的,与此境况如出一辙。当我们齐聚圣殿,本为祈祷,却任思绪驰骋于不相干之事时,便是如此。将此情境置于自身,当你忆起几乎整场圣事都沉湎于妄想时,你还能说这没什么吗?不要阻碍这[思绪],让它困扰你吧。而更好的做法是,尽一切努力集中你的注意力,使其不偏离祈祷与圣事。并为此向主祈求,愿祂助你一臂之力。
为了在祷告中意念不致游离,我们必须时时努力记念神:无论在劳作时、行走时、在家中、在外出时、独处时或与姊妹们相处时。当这成为我们的常态,那么即使在祷告仪式进行时,你们的心神也能专注于所行的圣事——记念神,并以虔敬之心向祂升华。
В сердце надо стоять вниманием пред Господом
我们当在内心深处,全神贯注地侍立于主前。
祷告的精髓,在于心智清明地侍立于主前,向祂发出呼求,这呼求可带着感恩、赞美、祈求、痛悔、恐惧、盼望,或是任何其他与主相连的情感。因此,只要心中没有向着主的真切感受,那祷告便不成为祷告。当人沉浸于此等情感之中时,他便无暇顾及身体的外部姿态,无论是全身的形貌,抑或是唇、舌、指尖等各部位的动静。——我们的心神当安住于心内,而非心扉之外,而是直接侍立于主前。若主不在我们的心念之中,祷告便不复存在。
Наипаче пекитесь о молитвенных чувствах
最要紧的是,要竭力培养祷告时的心境。
祷告是否在其正当品秩之中?祷告恒常是吾人与上主关系之展现。当祷告良善——温暖、殷勤、专注——那时吾人与上主之关系亦佳。那时万事皆善。倘若祷告已然软弱,请您竭力提振。在祷告言语之中,尤当专注于祷告之情怀:信德、望德、感恩、痛悔、将自身全然托付于上主之圣意,以及所有其他。
当有任何祈祷之感降临时,请驻足其上,并温热它,直到它驻留在你的灵魂中。当一种感觉消退时,请呼唤另一种。如此整日。这将是持续不断的祷告。感觉有时会自行降临,有时则需我们召唤。如何召唤?通过思念上帝,或默想所有信仰的奥秘,特别是救赎的安排——以及万物的终结。请时常在思想中遍历所有这些主题——必有一个会触动你的灵魂。这就是那种感觉。愿主赐福于你!
Как удерживать мысль и чувство обращенными к Богу
如何使思想与情感持续归向上帝
晨间祈祷正是为此而设,为要在您的意识与心灵中,深深扎下这两样事物 [对神的思念与情感]。有了它们,您便能投身于您的工作与劳作。若您清晨便能唤醒灵魂中的此番境况,那么,即便未能诵完所有祷文,您的祈祷也已然合宜。
假若您清晨便已如此预备,并投入到日常事务之中。从第一步起,便会有来自事务、物件和人群的印象纷至沓来,将您的灵魂从神那里拉开。该怎么办呢?您需要通过内心向神的思想和情感的回归,来更新您的思虑与感受。为了使这更加便利,您需要习惯某一句简短的祷文,并尽可能频繁地重复它。任何简短的祷文都可为此所用。但其中最适宜的,莫过于向主救主所发的祷告:「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怜悯我!」请您努力习练这句祷文,并且不要放弃,直到您熟练掌握。它一旦扎根,便会成为持续不断的动力,使您的心思与情感恒常地在神面前。这便是您祷告事务的完整指南!
О важности внимания к Богу
论关注上主之要义
我无法为您定下规则。再说,规则又有何用呢?!只需遵行那一条已赐予的训诫,便已足够。在此之上,只需再添一句:凡是丝毫扰乱并削弱对上帝之注意力的,都要毫不留情地摒除。而只当做那些有助于维系并坚固这份注意力的事。您的阅读、您的默想,以及您的叩拜,都当以此为导向。
各种职业和活动,只要能助长祷告,都是美好的。无需细数这些活动。若有活动未能滋养祷告,便当舍弃,另寻他途。譬如,你展开一本书开始阅读,却无法入心。那就放下它,另取一本。若那本也不行,便再换第三本。倘若连这本也无济于事,那便放下阅读,转而叩拜,或沉思冥想。 我们所从事的手工劳作,务必要能专注而不致分心。古时的埃及修士们整日埋首于手作,即便有人来访也不曾放下。他们只是时而叩拜。而主要的祷告,则在夜间进行。有人曾写道:「傍晚时分祷告两小时,随后安睡六小时,之后便起身,祷告直至天明。」
当对神的关注活泼且内在的祷告涌流时,最好什么事都不要开始做(在家中),而是坐着,或行走,或,更好,立于圣像前祷告。当关注开始减弱时——以阅读或默想来重燃它。
这些规矩乃是为那些初入修道院者所设,以使他们能熟习修士的行事与操持。然而,当他们达到某种内在的感受,特别是那心底的温暖时,这些规矩对他们便不再那样严格必要。总的来说,我们不应执着于规矩,而应在对待它们时保持自由,心中只持守一个意念:如何能使对上帝那敬畏的专注不曾离去。
Путь к молитвенному состоянию
祈祷心境之道
我们与上主的关系,皆以祷告为标志。因此,所有的事都在祷告之中。你们就以此为重吧。
祷告并非仅仅是站立祈祷一事。在任何境况下,将心神转向并专注于上帝,这本身就是祷告。祷告的规矩自有一套,而这种祷告的状态也自成一路。通往这状态的道路,乃是习惯性地常常记念上帝,并记念那末后的时刻,以及随之而来的审判。你若能如此调整,一切都会顺利。这将是:内在的每一步都奉献给上帝。而脚步则须按着诫命来指引。诫命你们都已晓得。如此而已!每一个境况都可以归于诫命之下,并在其中将你自己的行为内在性地奉献给上帝。如此,你的一生都将奉献给上帝。此外还需什么呢?一无所需。你看,多么简单。
Как возноситься к Богу мыслями
如何以思绪飞升至神
我们开始时曾短诵数则祈祷文,但后来放弃了。若未曾放弃,此事业如今已进展甚远;而今却须重新来过。真正的祈祷,是那直接发自心底,并升达上帝台前的祷告。若非如此,则无他祈可称为祈祷。我们在祷告之事上,一切心力皆应为此而付出。然而,我们的心智常被无数非属神圣的思虑所占据,意志则被诸多世俗的挂虑所缠绕,心灵又充斥着对尘世的同情与沉溺;因此,即刻飞升向主,对我们而言,无异于挣脱泥淖。——短小的祈祷文,是为此目的极其适宜的工具,或可称为助益。它们能使心智习惯于专一,并逐渐将我们的情感拉向自身,使我们从忧虑中超脱。若不仅在礼规之时,更在其他时刻也心存虔敬地默念这些祈祷文,此种效用将更为强烈而迅速地显现。——最终的果实,便是对上帝之情的培育,此情与不间断的祈祷密不可分,或可说二者乃是同一。——此时,便能与上帝建立活泼的连结——此乃灵性生活的最终目标。
「有时,刚从睡梦中醒来,思绪、事务和同情心便会迅速涌上心头。」必须消除这种状态,并养成一个习惯——将自己的第一念献给上帝。这可以通过默想上帝来实现。我想我们已经谈到过这一点。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信经》默想所有神圣的真理,直到末日审判和所有人命运的最终裁决。
请谨记这两个原则,一切就会安好。只需再添上——言语上、行为上、意念上都要远避邪恶,并广行善事。整个纲领就尽在于此了。
请您写在纸片上,并时常诵读:当您醒来时,心存敬虔之思;随后,以专注与虔诚之心,献上简短的祷告。整日里,当「远恶行善」(参阅:诗篇 33:15)。凡事,即便微末,亦当竭尽所能,视如在主眼前而行。
Навыкайте ходить в присутствии Божием
学习在上帝的临在中行走
我们有主救主,祂是全能仁慈的,永远乐于施予援手。向祂仰望你心智和心灵的眼目。不能去教堂?就在家中祷告吧。
请习惯于行走在神的临在中,即是不停地思念那无所不在、洞察一切的神。无论思绪、情感或行为,都要持守如同在神圣的目光之下。唯以此为你的追求,直到你的意识与对神的思念融为一体。若你在此事上得力,便再无需任何外来的教导。因神的敬畏将降临,并开始安排一切。
请每日细读福音书与使徒书信,不必贪多,但要深思其义,并将其教诲应用于自身。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众人面前谦卑自牧。永不冒犯,即便受人冒犯,亦当心怀感恩。不评断任何人,视众人皆为圣洁,唯独自己是罪人。
Приобретайте навык неотходно стоять пред Господом
请获取那不住侍立主前的妙技。
在我看来,您的灵魂并未寻得安宁。然而,在侍奉主——祂是我们的平安——之时,灵魂又怎会不得安宁呢?这似乎是您需要解答的疑问。当灵魂在尘世中不得安宁时,这是自然的,因为尘世无法满足灵性。然而,当一个人开始侍奉主时,他理应立即品尝到平安,即便不是完全的平安。而您却在挣扎,想必您已踏上这条道路许久。因此,请您审视自身,并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您自己,无人能解答此惑。
您曾写道,当您开始祈祷,开始诵念耶稣祷文时,您便会放弃,认为自己不配在心智上侍立于主面前。我在此不明白,问题究竟何在。我们不仅在祈祷时,更应当时常在主面前行走,如同直视祂的眼睛,或身处祂的目光之下。因为事实正是如此。而您却如此……只要思想一来到主面前——您便逃离。
若主曾禁止我们面觐于祂,那么您的行径中确有可取之处。然而,当主祂自己就是那「临近者」(参阅 耶利米哀歌 3:57),并要求所有人都「亲近祂」(参阅 雅各书 4:8)时,您的行径又有何意义呢?这是您第二次提及此事。请您放弃此念,并努力养成一个习惯:恒久不离地侍立于主面前。从您醒来,直到您入睡,并在这所有的时间里,带着敬畏与战兢,以及全然的专注,既关注自身,也关注主。
Труд памятования о Боге
《忆念上帝之劳作》
对神的记忆,是神亲自植入灵魂的。然而,为此灵魂必须自我熬炼、自我劳作。请辛勤劳作吧,竭尽全力敦促自己,恒常地记念神。神看到你如此恳切地渴望此事,便会赐予你对祂的记忆。在我们自身为记念神而进行的劳作中,简短的祷词非常适用。祷词——随你所愿:「主啊,怜悯我!」——「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耶稣,神的儿子,怜悯我!」以及其他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哪一种更合你心意,就用哪一种。
Главное в молитве – чувство к Богу
祷告中最重要的,是人对上帝的心意与情感。
您所作的祷告——那发自内心、出于灵魂深处,源自您自身,并因着您灵性需求,更甚于其他需求的感悟而发出的祷告——这才是真正的祷告。请您务必在这类祷告上,比其他任何祷告更要努力耕耘。祷告的核心,在于心中对上帝的情感。祷告的言语,则可随感而发。即便无言,心中对上帝的情感亦是祷告。言语则能支持,有时更能深化这份情感。
О внутреннем огне
关于内在之火
关于您提到的「微光」是什么,我的第一个回答是:等到上帝恩赐时,您自然会知晓。没有尝过蜂蜜的甘甜,就无法体会那甘甜是何滋味。这道理也一样!这微光是通过对上帝持续不断的感觉而显现的。
您以那块聚光的镜子,极佳地阐释了内在火焰如何被点燃。请您继续以这样的方式教导我们。
如何以心智与心灵立于主前?——如同侍立君王面前,在此亦当如此。先知曾言:「我将上主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诗篇 16:8)。此种「摆在面前」的境况,如今则是在领受圣火之后方能显现。
请求这恩赐并不违背上帝的心意。若有他人在求得之后结局不佳,那并非恩典的过错,而是那领受却未能保守之人自己的责任。
您问道:「当您怀着敬畏和深感自身卑微的心情祈祷时,那是否就是火光呢?」——这与火光相关;但在火光出现时,这份感受是始终相随的。火光是在不经意间降临的。而且几乎总是透过告解圣事和圣体圣事而赐予的。
О горении сердца к Господу
论心中对主之炽热
若您的心在诵念寻常祷文时感到温暖,那么便以此法来激荡心中向着上帝的热切。耶稣祷文,若只是机械地念诵,便一无所获,正如任何其他仅凭口舌念出的祷文一般。
在诵念耶稣祷文时,试着更生动地默想,主祂自己就在近旁,立于你的灵魂之前,并垂听你灵魂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时,在你灵魂中唤醒对救赎的渴慕,并确信除了主,我们无处可寻救赎。然后,在你心中仿佛可见祂就在面前,向祂呼求:「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或:「仁慈的主,以祢所知的方式拯救我。」关键绝不在于言语,而在于你对主的情感。
心灵对主的炽热渴慕,便是对祂的爱。它因着主的触碰而燃于心间。正如祂全然是爱(约翰一书 4:8,16),祂一触及心灵,便立刻点燃了对祂的爱。而从这爱中,便生发了心灵对祂的炽热渴慕。这正是我们应当寻求的目标。诵念耶稣祷文不过是达成此境的工具,或者说,它只是表明灵魂热切渴求寻得主的辛劳付出。
口中常念耶稣祷文,心中常瞻主面,渴望神或与主相契。当这一切恒常不辍,主必垂顾你之自勉,赐予所求。
请您将这一切深思熟虑,并奉为行事指南,时常重读,以便在记忆中焕新,明了当如何行动。
О благоговеинстве и страхе Божием
论敬畏与对上帝的敬畏
这位弟兄说,他甚至不明白什么是虔敬和敬畏上帝。这非常不好。在君王面前,谁能不怀恐惧地站立呢?!更何况是在上帝面前?!在基辅的修道院里,曾有一位弟兄常说:「你们看,不要与上帝过分亲近。」 难道这位弟兄的祸患正是如此吗?倘若他将祈祷的果实仅仅定义为温暖和甘甜,那便不足为奇了。这乃是属灵的纵欲。首要的乃是敬畏上帝和忧伤痛悔的灵。温暖和甘甜在属灵之事中是美好的,但我们不应以它们来衡量属灵操练的价值。
К Богу никогда не обращайтесь кое-как
切勿草率轻慢地接近上帝。
当世事缠身,无法完全完成祷告规程之时,便可简化而行。但切勿仓促草率。上帝无处不在。清晨,向祂献上感谢,并以您自己的言语求得祝福,几个叩拜——足矣!切勿随意敷衍地向上帝祈祷。而当始终怀着无比的敬畏。祂无需我们的叩拜,也无需我们冗长的祷告。一声短促而有力的发自内心的呼喊——这才是最有益的!这可以在行进中完成。因此,也就可以不间断地祷告。为此,请您为此操心,并将一切导向此处。
圣厄丕法尼奥斯曾被问及:「我们该如何校准时辰呢?」 时辰?对于祷告而言,并没有特定的时辰;它理当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不间断的。圣巴西略大帝曾被问及:「如何能不住地祷告?」 他答道:「心中常存祷告的意向,你便能不住地祷告。手虽劳作,心却向神举扬。」 众使徒走遍了全地,承受了何等的辛劳啊!然而,他们却不住地祷告。并且,他们也写下了这条诫命。信德、盼望以及对神旨意的忠诚之精神——这正是我们心中需要不断燃旺的火焰。
Проба всякой молитвы
试炼百般祷告
至于您内心的光景,我未见其中有任何不当之处。此中所存的甘甜与温热,以及渴慕远离一切尘嚣的心愿,并对可能中断此境的恐惧,皆在情理之中。您惧怕陷入灵性上的贪乐吗?它如何能混入其中呢?!因为祷告并非为求甘甜而发,乃因以斯等方式事奉上主乃为本分;而甘甜,却是真实事奉中不可或缺的附带之物。此外,祷告之要旨在于心思置于心内,带着敬畏与恐惧侍立于上主面前,此种清醒能驱除一切妄想,并在心中培植向上主痛悔的情感。这些情感:敬畏上主与痛悔,或如「忧伤痛悔的灵」(诗篇 50:19),乃是真正内心祷告的主要特征,亦是衡量一切祷告的试金石,我们当以此判断祷告是否合宜。若此等情感具足,祷告便在正轨。若其缺如,则未在正轨,当使其归于正道。若缺乏此等情感,甘甜与温热便可能滋生自满,此乃属灵的骄傲,亦将是祸害无穷的欺哄。届时,甘甜与温热将消逝;仅余其记忆,而灵魂却仍以为拥有它们。——当为此戒惧,并更当激发敬畏上主之情、谦卑之心以及向上主痛悔的依附,时刻行于上主面前。此乃要中之要!
Чего нужно искать молитвой
祷告中我们当寻求什么
祷告所当寻求的,是在心中建立一种宁静却温暖、永不离弃的对神的感情;不要追求狂喜或特别的感动,而当神赐予特别的祷告情感时,要为此感谢,而非据为己有。当这些情感消退时,不要为此惋惜,仿佛失去了什么伟大的东西;而应始终谦卑地,从这些情感中降回到对主那份宁静的感情。
Главное в молитве – возникновение благоговейных чувств
祷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发虔敬的感受。
跪立圣像前,俯身敬拜,这尚非祈祷本身,而仅是祈祷的附属。诵念祷文——无论是凭记忆、照书本,抑或聆听祷文——这亦非祈祷本身,而仅是祈祷的工具,或其显现与激发的方式。祈祷自身,乃是圣心之中,对主升起敬畏之情,此情此感,层层涌现:自谦之情,委身之情,感恩之情,赞美之情,祈求之情,忏悔之情,顺服主旨之情,恳切叩拜之情,以及诸如此类的情感。
我们在此所有的挂虑,应当是让这些及类似的情感,在祷告之时充盈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心不致空虚。当心中充满所有这些情感,或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的情感,且都归向上帝时,我们的祷告便是真正的祈祷;若非如此,那便还不是祈祷。
О молитве с чувством
论带情感的祷告
当你在祷告时,若能尽力揣摩每个字句,且带着真挚的情感念诵,这便是祷告的精髓所在。请务必时常如此要求自己。然而,当你以情感祷告时,你的心神若不驻于心底,又将栖身何处呢?情感总是会将心神引向自身。至于那头颅之中,不过是嘈杂喧嚣的市集,实难在此向主祷告。
有时,祷告进行得顺利且自然而然——这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它已开始植根于心。请守护您的心,勿使其有所依恋,努力忆念上帝,观想祂在您面前,并在祂的圣颜前行事,帮助贫困和有需要之人——您的祷告将很快插上翅膀。若祷告消逝,留下冰冷,请为此感到遗憾。请痛悔并祈求上帝和圣母无染原罪的永生童贞玛利亚,愿他们不让热忱的祷告离去。
真正的祷告是上帝的恩赐!并且要为此祷告。冷淡之前,是心对某物的依恋、为某事担忧、恼怒和论断、不满以及肉体的某种享乐、安逸和思想的散漫!请警惕这些,冷淡就会减少。主啊,请您降福您们自我修持的辛劳!
心啊!生命岂非唯系于此心?
Нужно развивать сердечную молитву
应当培养内心的祷告。
一颗虔敬的心祷,从无嫌早。它是行动的开端。因着它在心田的坚固,上帝圣工方能成熟。我们当不遗余力地培育它。上帝鉴察我们的劳苦,必赐予所求。真正的祈祷并非出自人手自造,它乃是上帝所赐的恩典。你们祈求,就必给你们(马太福音 7:7)。
您没有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培养祷告——这并非缺憾。那种方式并非不可或缺:没有它也一样可以。身体的姿态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内在的心灵状态。最重要的是:以全副心神立于心间,并仰望或呼求上帝。我还未曾遇到任何人赞同那种艺术化的祷告方式。伊格纳季大主教和奥普蒂纳的马卡里长老也不赞同它。
您在祷告中能有悔罪之情和泪水,这才是真切的功夫。没有悔罪之情,祷告便不成其为祷告。您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就好像它从未发生过一样。没有这些情感的祷告,就如同死去的胎儿一般。圣教父们正是这样教导的。至于泪水,您当竭力催发。要习惯于为自己哀恸,如同为死者哀哭,并且要伴随着挽歌。因为主要的思想,或者说您应当在心里持守的境地,乃是审判的时刻,或是上帝即将宣判:「来吧!」或「离开我!」的那一刻。主啊,求您拯救我!一个人若无法肯定地说他不会听到「离开我!」的宣判,又怎能不哭泣呢?
Как обучить душу часто обращаться к Богу
如何教导灵魂频繁地转向上帝
当心灵与意念习于借由外力,循着祷告书,向神倾诉时,此后便有必要尝试独自向神献上祷告。直到灵魂能以其自身之言语,可说,与神展开祷告的对话;直到灵魂能自行升华至神前,向祂敞开自我,并告白其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其所渴求之事。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教导灵魂之处。我们当如何行,方能在这门学问上有所精进呢?
以敬畏、专注和感应之心,按祈祷书祷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当心灵透过祈祷文充满圣洁的情感时,它自己的祷告便会自然而然地涌向神。然而,为此也有特别的规条,引导我们达至祈祷中应有的成就。
使灵魂习惯于频繁归向上帝的首要方法是默观神性,即对上帝属性和作为的虔敬沉思:沉思上帝的良善、公义、智慧、全能、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沉思创造与护理,在主耶稣基督里救恩的安排——沉思恩典与圣言,圣奥秘,以及天国。无论沉思其中任何一个主题,这份沉思都必将使灵魂充满对上帝的敬畏之情:它直接将人的整个存在引向上帝,因此是使灵魂习惯于上升到上帝的最直接途径。结束祷告后,尤其是在早晨,坐下来开始沉思——今天沉思上帝的一种属性和作为,明天沉思另一种——并在灵魂中激发出与之相应的情感。与圣迪米特里·罗斯托夫斯基一同说:「来吧,神圣的默观,让我们沉浸在对上帝伟大作为的沉思之中。」——由此感动你的心,你便会开始在祷告中倾泻你的灵魂。努力不多,果实却丰盛。所需的只是愿望和决心。例如,开始沉思上帝的良善——你会看到你被上帝的慈爱环绕,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你会跪伏在上帝面前,倾泻感恩之情;开始沉思上帝的无所不在——你会明白你无处不在上帝面前,上帝也在你面前——你不能不充满敬畏之情;开始思量上帝的公义——你会确信没有任何恶行会不受惩罚——你必会下定决心,在上帝面前以痛悔之心和悔改来洁净你所有的罪;开始沉思上帝的无所不知——你会认识到你的一切都无法隐藏于上帝的眼目——你必会下定决心,对自己严格,凡事谨慎,以免冒犯那位洞察一切的上帝。
第二种教导灵魂频繁归向上主的方式,乃是将我们所行的一切大小之事,都转变为荣耀上主之举。因为,若我们能以使徒的诫命8为圭臬,立志凡事、乃至饮食,皆为荣耀上主而行,那么在每一件事务之中,我们必然会忆念起上主。而且,这种忆念并非寻常,而是带着敬畏之心:唯恐在任何境遇下行事不义,或以任何行为冒犯上主。这份敬畏将促使我们带着恐惧归向上主,并祈祷求告祂的助佑与启迪。既然我们几乎不间断地有所作为,那么我们也将几乎不间断地祈祷归向上主;因此,我们几乎不间断地将习得灵魂中祷告向上主飞升的智慧。如此,我们便能教导灵魂在白昼之中,尽可能地频繁归向上主。
第三种教导灵魂频繁归向上帝的方法,是白昼里频繁地,从内心深处以简短的言语呼求上帝,这要根据灵魂的需要和正在进行的事情来定。你开始做什么事时——就说:「主啊,请赐福!」你完成一件事时——不仅用舌头,更用内心的感受说:「荣耀归于您,主啊!」当某种激情升起时——就说:「主啊,求您拯救,我快灭亡了!」当困惑的思绪如乌云般袭来时——就呼求:「求您使我的灵魂从牢狱中出来!」当不正义的行为摆在面前,罪恶引诱你时——就祷告:「主啊,求您引导我走上正道」,或者:「不要让我的脚摇动。」当罪孽重压,引人绝望时——就用税吏的声音呼喊:「上帝啊,求您怜悯我这个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或者干脆更频繁地说:「主啊,求您怜悯!至圣上帝之母,求您拯救我!上帝的天使,我的圣洁守护者,求您保护我!」或者用其他的话语呼求。只要——尽可能地——更频繁地发出这些呼求,尽一切努力让它们发自内心,如同从心中挤压出来一般。当我们如此行时——我们就会频繁地从心中向上帝进行理性的提升——频繁地归向上帝——频繁地祷告;而这种频繁将使我们养成与上帝进行理性对话的习惯。
所以,除了每日的祷告规程——教导灵魂祷告般地升华至上帝,还有另外三种方式能引入祷告的精神。这些是:清晨花些时间沉思上帝,将每项工作都转化为上帝的荣耀,以及经常以简短的呼求向上帝祈祷。当清晨的沉思上帝被很好地完成时,它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引向对上帝的思念。对上帝的思念会促使灵魂谨慎地进行其每一个行动——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并将其转化为上帝的荣耀;这两者会将灵魂置于一种境地,使其频繁地向着上帝发出简短的祷告呼求。这三者:沉思上帝,凡事为上帝的荣耀而行,以及频繁的呼求,是智性与心性祷告中最有效的工具。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能将灵魂提升至上帝。那些下定决心操练这些的人,将很快养成习惯——在心中为上帝建立阶梯。灵魂将脱离尘世,进入其本属的领域,并将在上方甜蜜地居住——在这里是心灵和思想上的,而在那里——也将真实地蒙恩得以常在上帝的面前。
Богомыслие или молитва Иисусова
敬虔的默想或耶稣祷文
以耶稣祷文替代默观上帝亦无不可,然有何必要?二者实则一体无异。默观上帝即是在思绪中持守某一真理:如道成肉身、十字架受难、复活、无所不在等等,而无需刻意导引心念。
О труде молитвенном
论祷告之劳作
Понуждайте себя к молитве
强迫自己去祷告
在圣教父们的律法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在家中、在教堂里、在劳作时、在散步中,以及在所有事务都空闲的时刻,都要强迫自己去祷告。关于祷告,这就是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了。
Если молитва не идет
若祷告不畅
当心思不入祷告时,我们当如何是好?若是家庭祷告,可稍候片刻——数分钟。倘若之后仍无法专心,那么请强迫自己,即使是带着勉强,也要完成祷告规矩,努力去理解所诵之言,并感受其义。这便如同孩子不愿屈膝敬拜时,你拽着他的发辫,使他俯身一般。
Молитесь чаще и усерднее
更频密、更恳切地祷告。
您有祷告的倾向……感谢主吧。您要尽力,甚至超越您的能力,来满足自己——无论是在教堂,还是在您的斗室里。
你是否渴望学习祷告?……更频繁、更虔诚地祷告,你就会学会。别无他法。如果你耐心劳苦,假以时日,你心中便会生出不间断的祷告。将此设为你追求的目标,并去寻求。主甚是临近。要常存对神的记念,并且时常努力将主观照于你面前,使自己常在祂面前存敬畏之心。
Силой заставлять себя стоять пред Богом
强迫自己立于上帝面前
凡学术皆是冷却之物。此中无一例外,即便神学亦然。虽神学所论之主旨,或因其阐释之方式,时能不期然地触动心弦。学术乃魂性之事,而祷告乃灵性之事。故二者不相融洽。至于世间俗务,更不必言,尤其不幸者,其性情多虑多忧。
您能否,即便只是早晚各半小时,将自己奉献于超然的神思与祷告?强迫自己不分心地站立在上帝面前,即便不诵读祷文,只发出一声呼喊:「主啊,慈悲者,怜悯我的灵魂!」并多多敬拜。愿主赐予您智慧!
О безжалостности к себе и всецелом предании себя Богу
论对自己不存怜悯,以及全然将自身奉献予主
请您务必铭记,一切良善的导师,乃是主,我们的救主。若您能全心全灵地将自己奉献于主,那么他必亲自,或借由您的守护天使,将一切基督徒的学问传授于您。
对自己不存丝毫怜悯,甘心为他人效劳,并藉着在主内的祷告与常驻,将自己全然献予主——此乃属灵生命的源泉。
Потрудитесь образовать в сердце болячку
请在心中培养一个疮口
为那涣散而冰冷的心灵所发的祷告,不应设限与终止。作为堕落之人,我们已然冷却,需要长久地摩擦自身才能再次温暖。因此,劳作是不可避免的。若这劳作持续不断且合乎情理,则必将成功,这并非出于我们自身,而是源于神无限的恩慈。
无论是耶稣祷文,抑或是其他的简短祷词,若能熟稔于口,则善莫大焉。然而,请务必留意,您的心神当系于心,而非滞于脑,且不应仅于祷告之时如此,而当无时无刻皆如此。请您努力,仿佛要在心中培植一处伤痛……持续的劳苦将很快成就此事。此中并无任何奇特之处,实乃自然之理(那份伤痛,亦即苦楚,将会显现)。即便如此,它也将使您更加专注。而最主要的,是主必鉴察您的劳苦,赐予助佑,并赋予祂那恩典的祷告。届时,您的心中自将有其秩序运行。
Молиться надо долго
祷告务须恒久。
「我无法长久祷告。」——然而使徒又是如何吩咐的呢:「不住地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 5:17)?!
对上帝的忆念怀着敬畏,对上帝的爱戴怀着盼望,以及对上帝旨意的全然顺服,这些构成了内在的宗教生活。谁能让这份生命活泼流动,谁就常与上帝同在。这样的人,即使长久祷告,也绝不会感到厌倦。——在您身上,这份生命的萌芽已经显现,因为您在任何境况下都向神寻求帮助,并在事后献上感谢。愿您不断拓展,让这份生命日益丰盛。
Если вы к вечеру устали
若您黄昏时感到疲乏
与主同在,岂会感到厌倦?又怎会渴望世俗的娱乐呢?
不要祷告了。你已经对主心生恼怒,或者被自满所占据了。你已经饱足了!——所以你不愿祈求。
待到黄昏,心神疲惫之时,便可跪下或坐着开始祷告,而后再站立祈祷。然而,无论如何,祷告不可或缺。当为此日感谢主恩,祈求一夜安宁,并为所犯之过而忏悔。
Как научиться молиться
如何学习祷告
您渴望学习聪慧的祷告。这很好!那么,在此之前,您的祷告是怎样的呢?!祷告,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心智之举。若您不曾用心智祷告,那您便从未真正祷告。然而,我敢说,无人不曾用心智祷告。人人皆用心智祷告。每当人们祷告时,他们心中皆视上帝在场,并向祂倾诉自己的需求。即便他们诵读祷文,也无不力求在心智上与上帝相通。若要有所评说,那便是人们做此事不够完善,未能持续,即便在诵读祷文之时亦然,而最重要的是——缺乏真切的情感。因此,您的愿望将是:如何臻于祷告的完善——那心智上与上帝相通的祷告?对此的答复是:寻找,就寻见(马太福音 7:7)。
你是如何学会写作的?是藉着写作的劳苦,并怀着渴望按范式把字写好的心志。在祷告中也当如此行,你就会学会了。它不会自行降临;你必须学习。
第一。当习行于上帝的临在之中,于上帝的眼中,并怀以相应的情感。
第二。一旦获得自由——就伏地敬拜,带着痛悔与谦卑的情感。
第三。阅读所有关于祷告的书籍,并沉思默想。
第四,更要竭尽全力,在敬拜上帝的记忆中进行教堂礼拜,然后才是家庭祷告。
需磨砺灵魂,它方能温暖。当暖意降临,思绪便会平息,——祷告也随之变得纯净。
一切都源于上帝的恩典。因此,我们应当向主祈祷,求他赐予我们祷告的恩赐。
Докучать надо Господу
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向主恳求。
然而,在这所有行为背后,唯有一宗罪孽作祟:他们鞠上一两躬,便急欲索取心之所欲,恨不得立时呈现在前。若非遂其心愿,便会心生抱怨,甚至亵渎上帝的圣意。如此一来,他们便一无所获。这种「立时呈现在前」的心态,实则意味着对上帝的颐指气使。我们不应如此,而当这样祈祷:「主啊,您明鉴,我确有所需,亦有重负缠身。恳请您助我一臂之力,并按您的圣善旨意而非我的私愿,为我安排一切!」
既已如此立志,就当长久祷告——不是一次祷告要长久,而是按时间计算要长久:今日、明日、一周、一月、一年。不住地呼喊,不住地呼喊:「主啊,求祢拯救!主啊,求祢帮助!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主在客西马尼园便是如此说的(马太福音 26:39),而寡妇在比喻中也因缠磨那法官,终究得到了所求的(路加福音 18:1-8)。在圣者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不住地缠磨主和祂的圣者。」
Непрестанная молитва – дар благодати
不辍祈祷——恩典之赐
然而,有一种不间断的祷告,它从心中持续不断地向上帝升起。这正是恩典的馈赠。圣大马卡里奥斯说:「要祷告,并在祷告中劳苦自己,上帝看到你如此热切地渴望祷告,便会赐予你祷告。」9 在斯拉夫语的《爱德集》中,长老马克西姆·卡普索卡利维特曾谈及自己,他向圣母玛利亚祷告了两年,祈求她能赐予他或为他求得祷告。「有一次,」他说,「当我祷告完毕,亲吻了圣母像时,一道甜美的火花瞬间滴入我心,自那时起,它便在我心中温暖地跳动着。」10 这就是祷告的恩赐啊!你们也要寻求它,并在用言语祷告时表达出来,心中怀着马克西姆所说的那种祷告。有时,这道火花会在神父告解的赦罪时降临,有时则是在领受基督圣体圣血时。无论如何,你们都要寻求。至于祷告的劳作,你们要如常坚持,尽力地将你们对上帝的感情重新燃起。
Нужны чистая совесть и труд
需要纯洁的良心与辛劳。
你们何故哭泣呢?!在你们的祷告秩序中,一切都井然有序,无须增添什么。只管保持既定的方式,并等候上帝的慈恩。那深入的祷告、那不住的祷告,以及祷告恩典的其他显现,一切都源自恩典。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力而为、全心全意且持之以恒的劳作。所寻求的祷告,乃是恩典。时机一到,它自会赐予。我们只须不懈怠,全心全意地寻求,并尽一切可能去努力。然而,最为关键的是纯洁的良心。因为祷告的恩典,乃是与上帝至诚交通的恩典。而与上帝相交,任何不洁之物都无法临近。因此,像你们这般预备并劳作,只管等候——它终将到来。至于何时?待它来临之时,它便来了。
我猜想您那里没有伟大的马卡里乌斯。请您找来。他会极大地帮助您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万事皆出于神,却也取决于我们的劳作。若无劳作,便一无所有。然而单凭劳作——亦是虚无。两者皆不可或缺。这就像空气和肺一样。您驱动肺部,空气便会进入。若您停止,它便不会进入。
О поклонах, внимании и церковном богослужении
关于叩拜、专注与教会崇拜
「是凭祷告和叩拜的数量来衡量自己,还是更应专注于心神?」若无专注,祷告便非祷告。因此,这乃是首要之务。然与此同时,亦须以定规来界定祷告和叩拜的数量。此乃为家中祈祷所设。欲求祷告之成功,最佳之途莫过于前往教堂,参与所有崇拜,并努力在那里保持虔敬的祷告。请查阅斯拉夫语《爱圣集》中关于卡普索卡利维特·马克西姆的记载,并效法他。当你得着他所得到的,那时你便拥有了真实的祷告。——侧卧而眠,一无所得。
Молитва никогда не пропадает даром
祷告从不虚空
祷告永不虚空,无论主是否应允所求。我们因无知,常求不益甚至有害之事。对此,上帝虽不应允,却因祷告的劳苦而赐予他物,我们自身却未曾察觉。因此,那种「看哪,你们也向神祷告了,却得到了什么?」的言论,实属无稽。祷告者为自身祈求福祉,并指明所求。上帝洞悉所求若不能引向福祉,便不应允,此举本身便是在造福:因为若应允了,对祈求者反而是祸害。
务要谨慎,看你们怎样行事为人(参阅 以弗所书 5:15),行在邪恶的世代之中!
Главное – не лениться и молиться всегда от сердца
最要紧的,就是永不懈怠,时时从心底深处祈祷。
自此以后,所有关于祷告的问题,请随心所欲地解决。只要求你们不要懒惰,并且祷告要常发自内心。
(信函 917。第5册,第199页)
О внимании
论专心致志
Для успеха в молитве надо внимать себе
要使祷告成功,必须省察自身。
我们需坚定这样的信念:上主洞察万物,聆听一切,知晓我们所有的隐秘。因此,我们当警醒自察,弃绝一切邪恶11。若有邪念或不洁之感闯入思绪或心扉,便须即刻将其逐出,并当下忏悔,祈求宽恕。
「那些无关的思绪,定要将它们驱逐。您的祷告规程甚好。只是务必时时从心底祷告;而对于心,律法如是说:『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诗篇 50:19)」
那些思绪,扰乱了您祷告的纯正。您察觉到了吗?现在,请您努力去纠正它。纠正的第一步是——当您开始祷告时,唤醒自己内在的对神的敬畏与崇敬之心;然后,让您的注意力沉入内心,并从那里向主呼求。
世间杂念会不断涌现;一旦察觉,便要驱逐。它们会再次出现,你便再次驱赶。如此循环往复。切勿让你的口舌诵念祷文,而思绪却徘徊于不知何处;务必时时驱逐这些杂念,并专心祈祷。
人当劳作,并向主祷告,求他帮助我们管理思绪。您是否有关于祷告的教父训诫集呢?12请阅读并深入领会,将之应用到自身。为此不懈努力,上帝必会看到您的劳苦,赐予您所寻求的。请殷勤劳作,但切莫以为,若无上帝的特别帮助,您便能自行在任何事上成功。为此,请更频繁地呼求他。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当祷告时,思绪纷至沓来——必须驱逐它们,它们又来了——又驱逐它们,一直都是如此。只是不要纵容,一旦你注意到它们,就赶走它们。这便是清醒守神的功绩。努力使你的心沉浸在某种宗教情感之中:当心沉浸于情感时,意念便不会扰乱,所有的一切都会围绕着情感而运行。
Всегда старайтесь хорошо молиться
请您恒常致力于善美的祷告。
有时,一个不善的念头会掠过脑海,这乃是仇敌的箭矢。仇敌发射此箭,意欲将注意力从祷告中引开,使之专注于非神圣之事。若注意力停留在这一念头之上,仇敌便会飞近,开始在头脑中编织各种故事,以玷污灵魂,并煽动某些不善的情欲。对此,唯有一法:尽快将注意力从不善转向良善,并使其安住于良善之上。
在神面前,没有什么能被隐藏,一切祂都明察。祂垂听每一句祷告,但应允的方式并非依照我们的愿望,而是以对我们救赎最有益的方式。多祷告,并且常常努力好好祷告,你就会学懂祷告。
Ум следует держать в сердце
心神当安住于心。
心智游离不定,这并非合宜。应将其 удержи,使其与心相契合,或将心智锁入心内。此时,请您将注意力置于心间,并勿从那里移开,就在那儿向主祈祷。您可用任何您愿选择的言语,即便无言,仅凭着一颗痛悔而谦卑的心转向神,亦可。如此,请您安住于此,勿离开。当心内有此感动,而您又独自一人时,请放下一切,或坐或立,只管在心内恳切地祈祷,直至那份感动消逝。这似乎是某位圣者所写,我想,大约是《天梯》的作者13。若在他人面前发生此等情况,您仍需祈祷,但切勿显露您正在祷告。
当知,心之专注永不应离心。然而,心内之事有时仅是智性——由悟性所成就,有时亦是心性,即由温暖的情感所始,并由此而持续。此乃律法,不独为隐士所设,乃为所有须以纯洁之心侍立于神前,并在其圣颜下服侍者,即所有基督徒所共。悟性或会疲惫于诵念祈祷之言。届时,便可无言祷告——如此,在心内以思想投身于主前,并将自己全然交托于祂。此方为真正的祈祷,而言语仅是其外在表达,且在神前,言语总较祈祷本身更为微弱。
Надо возвращать внимание
需要将注意力收回。
当注意力分散时,是否还要继续念祷文?——需要将注意力召回,然后带着专注继续祷告。但不必中断。然而,这条新的规章将使你免于注意力涣散,因为一切都将赐予新的祷告思想并保持你的专注。如果这仍无济于事,那将意味着你根本不愿拯救自己的灵魂,也不愿为自己的灵魂强迫做任何事。因为天国只属于那些勉强自己的人(路加福音 1:16)。
Внимание держите на словах молитвы
请将您的注意力集中在祷词上。
当思忖祷文之意而祈祷,此仍为祈祷,然跛足而行。当心思游离于祷文之外,祈祷便不再是祈祷。然而,当意识于祈祷之中,此即是祈祷,虽或未臻圆满。情感自会降临,但我们亦须为此努力。欲达此境,最好在祈祷之外,先行默想祷文之深意,随后于祈祷之时,再以之拨动心弦。更当恳切祈求上帝,愿祂时常温暖我们的心灵。
您也当如此行:当一切真理尽数彰显后,请停驻于最终一点——审判与审判的裁决之上——在等候中聆听那宣判:「过来」抑或「离开」。在此境地中,您当呼求:「主啊,怜悯!」因为主一旦定案,便无人能更改。
Назначение коротеньких молитв
短祷的宗旨
您无法驾驭短祷——这没什么。它会随着时间而来。您在一天之中,于每件事进行之时及完成之后,频繁地转向神,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是「行在神面前」这一普遍规则的一部分。短祷也具有同样的目的。在短祷中,神圣的言语表达了您以自身言语所表达的。——而短祷的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目的,则是深化对神的思想与情感。您所发出的这些呼求,在最初的印象中会消散;此外,尽管有这些呼求,思想仍在脑海中纷扰,如同蚊蚋一般。为了遏制这种纷扰,需要将心智系于一个念头,或是系于对那「独一者」的念头。为此的助益,便是短祷。借助于它,心智变得单纯、统一,并植入或发展出对神的感受。
当此感受降临时——灵魂将在对神的意识中得以坚固,并开始凡事按神旨而行。我们当以简短的祷告,心系神明,并全神贯注于祂。若仅以言语为限,则如鸣响的钹一般(参阅:哥林多前书 13:1)。
О поклонах и рассеянности
论叩拜与分心
在祷告规程中,一个人应当勉力克己。在圣萨瓦修道院14,对每句耶稣祷文,他们都行一个腰躬;而在每十句之后,则行一个大拜。你们亦可如此。然而,似乎也可以选择——以站立之姿诵念一定数量的祷文,而无需行躬。这在谢拉菲姆神父15的规程中有所提及。至于如何实践,则取决于你们自身的适应。
只是,需要克己,即便是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否则,细小的放纵会导向巨大的放纵,最终一切都可能被毁坏。当你开始遵守规条时,如果心神散乱,以至于无法控制,你需要强迫它回归秩序,首先是通过一些能安定心神的思想;因为这表明敬畏已逝,灵魂变得放荡不羁。如果这没有帮助,那就开始诵读一些祷文,并专心诵读,直到心智重新集中。当它进入正轨时,那时再开始叩拜。一个以散乱之心叩拜的人,就像一根被风吹动的芦苇。然而,这份蒙福的劳作本身会教导你,在何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行事。
Никогда не читайте молитвы спешно
切莫匆忙念诵祷词。
您正准备诵读祷告规程。甚好!在遵循您的规程时,请不要仅仅想着要诵读完所有既定的祷文,而是要让您的灵魂被唤醒,并使祷告的冲动得到加固。为了达到这一点,
1)切勿仓促诵读,而当如歌唱般,近乎如此。古时所有诵念的祷文皆取自诗篇。但我从未见「诵读」一词,而处处皆是「歌唱」;
2)请你深入每一个字句,不仅要在意识中再现所读之物的思想,更要唤起相应的情感;
3)为要遏止那急促阅读的冲动,不要设定「我要诵读这么多这般」的目标,而是投入于滋养心灵的祷告中——或一刻钟,或半小时,或一小时,视乎你平常能站立多久。之后,勿须担忧你诵读了多少祷文——当时间到来;若无心愿继续站立,便停止诵读;
4)当您将这些放置好时,切勿时不时地瞥向时钟,而应以一种无止境的姿态站立:思绪便不会超前。
5)为了促进祷告情感的流动,在空闲时间里,请您重新阅读并深思您所有祷告规矩中的祷文——并用心感受它们,以便当您依照规矩诵读它们时,能够预先知道心中应当激起何种情感;
6)切莫不间断地念诵祷文,务必时常以你自己的祷告并俯伏敬拜来打断它们,无论这打断是在祷文的中间或末尾。一旦有任何感触涌上心头,立刻停止念诵,并俯伏敬拜。这最后的规矩——对于培养祷告之灵来说,乃是最重要、最必需的。若有时某种感受占据了你的心,你便带着这感受俯伏敬拜,而放下念诵——如此直至所定时间结束。
您并非只在晨昏时分才需祈祷,白日里亦当频频俯身,不拘时辰地献上数次敬拜。
前述第五及第六点,请先为晨祷和晚祷实行。或许,除了这些,再读其他祷文也就不再需要了。
Молитвы проговаривайте не спеша
请您缓缓地,不疾不徐地诵念祷文。
切勿匆忙地诵读祷文;而应不疾不徐,带着思绪与情感,让它们流淌于你所诵读的祷文之中。在开始祷告前,总要稍作准备,收摄心神,并努力以你的全副注意力立于主面前,向他倾心祷告。祷告时最主要的心境应是忏悔,因为我们众人皆多有罪愆。「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参:诗篇 50:19)。在每一次祷告规则中,都要为自己的罪过而祈求,为那些你所犯的错误。
Положите себе законом не спешить
将不急躁作为你们的律法。
您的良心为祈祷中的匆忙而不安,这是理所当然的。为何要听从仇敌呢?正是仇敌在催促您:「快些,快些!」因此,您在祈祷中感受不到任何果实。但请您为自己立下规矩:不要急躁,要以这样的方式诵念祷文,使每个字句都带着觉知其意义,并尽可能地带着感受。请您以总司令般的决心,毅然担负起这番辛劳,务必使任何异议都无法生起。仇敌会唆使说:「这也要做,那也要做」,而您则回答:「我不用你告诉我,走开!」您且看,祈祷将会如何进行。否则,您只有祷词的形式,却没有真实的祈祷。然而,滋养灵魂的唯有祈祷。这就是您感到不满的原因。
请您用时钟对照,如果不匆忙,会过去多少时间,您将发现只有几分钟。然而,因匆忙所造成的损害又将是何等巨大呢?!
Вниманием надо сойти в сердце
人当以心神潜入心房之中。
能读到您内心的虚空将您引向祈祷,而您转向了最美好的祈祷——耶稣祷文,并以如此的成功开始诵念,这真是令人欣慰。愿主赐福您在这祷文中精进不前,并且达到一种境界,使任何事物都无法再将您从其中拉开。
您问需要什么。您所行的,是如此美好。请您谨记并照此而行。我只提醒一点:需要用心神潜入心中,并在那里站立于主的面光之前——主无所不在,亦在您之内;主洞察一切,亦洞察您。这便是您所思所想的:向上,归向神的宝座;向下,归向您自己,这个罪人。
当我们侍立于主的面容之前,切莫容许其他思绪萌生,唯有全心瞻仰主,怀着对祂应有的深切感受——祂洞悉一切,侧耳倾听,并时刻准备着垂听和成全。切勿让圣言空存,而不思念主,不思念祂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然而,你们的思念应当纯朴:即祂近在咫尺,守护着我们,扶持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当您开始时,有关这祷告的特定需求将显现,届时请您询问。
请看这工作的终点。思想与感受将与主如此亲近,以至于无法分离——对主将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感受——温暖而甘甜。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将置于身外,如同陌生之物。
当你们谦卑时,上帝的恩典将迅速使这祷告充满力量。
请您用心,确保一切皆出自肺腑。外在的境况,不必费神。
您一开始的想法——那看似已然确立,随后却又分崩离析——这种情形将会屡屡发生。因此,只要这样的念头一生起,您就当预先知晓,它是在说谎,——切莫为此停留。
当心火燃起之时,坚韧便由此肇始。
О плодах молитвы
祷告的果实
当你诵念祷文时,要深入其义,并将其应用到自己身上。第一个果实,你会不经意间发现时间已逝。而其他的果实,你随后便会看到。
Как молиться при множестве дел
事务繁忙之时如何祷告
Утром установитесь вниманием пред Богом
清晨,在神面前安住您的心神。
请您如此行:清晨,在您的祷告规矩中,请努力在神面前如此安定您的心神,好使您整日,无论做何事,皆能活在祂的面前。若您能如此安排,并与先知一同「常将上主摆在我面前」(诗篇 15:8)——当然,也带着相应的情感——那么您便会不住地祷告。那时,您便不会感到厌倦了。
切莫偏离您的祷告规矩,直到那碎心痛悔与对上帝的忠诚,在您心中得以复生。您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女主人。与此相关的一切职责,便是您的救赎。
О непрестанном молитвенном настроении
论恒常的祈祷心境
「不住地祷告」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持续地处于一种祷告的心境中。祷告的心境,是关乎上帝的思念与对上帝的情感二者的结合。关乎上帝的思念,乃是思念祂的无所不在,思念祂遍及一切之处,洞察万有,并维系一切。对上帝的情感,包括对上帝的敬畏、对上帝的爱、热切地渴望凡事只为讨祂的喜悦,并以同样的渴望规避一切不蒙祂悦纳之事;而其核心,则在于毫无异议地将自己全然交托于祂的圣善旨意,并欣然接纳所发生的一切,视之为直接出自祂手。这份对上帝的情感,可以在我们所有的行事、事务和境遇中存留,只要它并非仅仅被寻求,而是已然深植于心。
思绪或会被诸多事物所扰,然而即便于此,亦可习得一种能力,即不离弃神,反倒是在忆念神的光照下处理一切事务。我们所应全心关切的,正是这两种:思想与对神的感情。当它们存在时,祷告便存在了,即便没有祷告的言语。
Надо всегда держать молитву
我们应当恒常地持守祷告。
问:「我是否应该在许多世俗的交往中持续祷告,抑或只在我的私室规矩和教会中才运用祷告,而在其余时间即便不压制它,也不去维系它呢?」 你当恒常持守祷告。上帝无处不在,洞察万物,祂的眼目比太阳更光明。这份记忆当深植于心,或与你的意识融为一体。当灵魂保持这份觉知时,便不能不怀有对上帝的敬畏,以及对祂的虔诚,并以全副心神,无论言语、思想、行动抑或作为,都致力于取悦于祂。带着这份心境,去迎接和送别他人,去完成每桩事务——无论你独自一人,抑或置身人群之中。
请您深信,在每一次的偶然之中,上帝都在考验您,祂的圣目正凝望于您,等待着:您将如何行事?因此,请您如同学生在考场上应试那般,无论外在或内在,都当如此行。这样的心境便是祈祷之心,唯有借由祈祷方能获得。祈祷,便是心智与心灵归向上帝。当此境现时,祈祷便已成就。请您勤勉。上帝允诺,您必能接纳一切,并且您的心智将不会偏离祂。在此勤勉之中,并无分裂。或许唯有在最初的尝试阶段才会出现。请您不要忘记,这乃是首要之务:对来访者展现主人的热忱,全心关注,以及愉悦的性情;同时,亦需以敬畏与虔诚之心忆念上帝。
倘若您在世俗中不再能继续生活——这损失微不足道。然而,那行走在真道上的祷告,不应引人至此境。祷告只会引导人以其一生颂赞上主,从生命中除去一切冗余、虚妄及滋养情欲之物,使之成为对合宜生活无声的宣讲;然而,这宣讲不应排斥任何人,亦不应刺痛人心,反而应吸引众生,以其生命之芬芳使众人乐于效法。请您根据自身境况深思此事,并依此调整。阴郁、排斥或抱怨不休的生活并非出自上主。我深信,您的祷告不会让您走向这种自我扭曲。
然而,这需要思虑、经验以及恳求上帝的帮助。这一切的根基在于谦卑,以及对众人怀抱心头的温暖。上帝会赐予心头的火热。那时,无论谁遇见你,都会感受到这份温暖,这份温暖将使所有人与你亲近,并使所有人顺服于你。
Молитва делами
以行作祷
你抱怨祷告的贫乏。然而,即使不立于祷告中,也可以祷告。凡是心灵向主上升的,都是真实的祷告。若你在事务间隙如此行,你便是在祷告。我记得,圣巴西略曾论及使徒们如何能不住地祷告,他如此解答:他们在一切事务中,皆思念上帝,活在对上帝的持续奉献之中。这种灵性的心境,便是他们不住的祷告16。这便是一个典范。我仿佛已写信告知你,对你这类勤勉之人,不能与那些静坐之人要求相同。你们的首要关切,当是不在行事中容许不正之情,并竭力将一切献给上帝。这奉献会使你的行事化为祷告。经中记载,亚伯的血向主呼号(参 创世记 4:10)。同样,献予上帝的善工,亦向祂呼号。曾有一位长者,当有人献给他食物时,他言道:「味道何其恶劣!」然而,那食物本身却是极好的。当人问其缘由时,他解释道,此物乃是带着不善之情,由不善之人所送。因此,每一件事务,皆被其伴随之情感所浸染。那些拥有清净感官之人,便能察觉此境。可见,如同佳花散发芬芳,带着善意所行的事工,亦散发其独特的馨香,如同香炉中升腾的香气,向上帝呈献。此亦为祷告也。
О молитве без слов
关于无言的祈祷
您抱怨烦扰之事,这些事使您分心,不能记念主。请您尝试这样理解家中以及其他一切事务:仿佛它们都是主亲自为您指定的——不只是笼统地,而是每一件具体的事务都如此理解。那么,当您着手去做某事并完成它时,您就可以心中常存一个念头:您应当以蒙主喜悦的方式去完成它。如此一来,在劳作之时,您的思绪便与主同在。若最终您意识到主的帮助并感谢祂,那么在终结之时,主亦在其中。若您再以同样的顺序完成第二、第三件事,如此直到一日终了,那么您便整日思念着主。这正是我们所渴求的,亦即行走在主的同在之中。由此,对主会生发出一种情感:敬畏、虔诚、忠贞、感恩之情。这些情感本身便是无言的祷告。
Не расставаться с молитвой среди всех дел
在一切事务中,切莫与祷告分离
现在,你们的祈祷当然更为艰难了。诸多烦扰啊!然而,既然祈祷是如此不可或缺,就必须竭尽所能地妥善安排,使祈祷不被世间事务排挤出你们的生活。蒙福的人们,他们带着祈祷入睡、带着祈祷醒来,在诸般事务中也与祈祷寸步不离。他们的生命,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歌罗西书 3:3)。
Не тяготиться заботами житейскими
勿为尘世俗务所累。
您写道,您为世俗的忧虑所困扰,甚至无法祈祷。这是仇敌的诱惑。我们既需要居所、衣裳、饮食以及其他物什,就必须去获取它们;因此,也必须思虑这些,并为此努力。这其中并无罪愆。上帝如此美善地安排了我们的生命。然而,仇敌却潜行而至,在这无罪之事上嫁接了罪恶——那就是无休止的忧虑,它既沉重了您的头脑,又啃噬着您的心灵。救主所有关于毋庸挂虑的教诲,皆是针对此种病症:「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参 马太福音 6:34)。这并非意指什么也不做,而是说,在做一切事的时候,不要被过度的忧虑所折磨,那忧虑一无所增,徒然使人疲惫。多重忧虑之有罪,在于它企图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独自安排和获取一切——在于它此后教导人,将希望 exclusively 寄托于所获取之物和自身的其他手段,而罔顾上帝的旨意;并通过此两者,使得世俗的福祉被视为主要目标,而今生被视为终极,不将思虑延伸至未来的生命。您看,在这种多重忧虑中,是何等抵挡上帝的灵在涌动!因此,请以此作为动机,去与这邪恶争战,正如若仇敌临近,诱惑您行残害灵魂之事时,您会与之争战一样。若您不争战,忧虑将彻底吞噬您;但若您争战,它便会退去,如同任何其他与它争战的灵魂软弱一样。如何争战?开始去做,您就会学到。首先从洁净您的祷告,使其免于此忧虑开始,然后洁净您所有的事务,如此一来,您的事务将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忧虑也将不复存在。
如何使祷告免受俗虑侵扰?当俗虑在祷告时涌上心头,就立即将其驱逐;若它再次袭来,便再次将其驱逐。如此周而复始。切勿在祷告时容留俗虑,一旦察觉其降临,便立刻将其摒弃。这便是争战!你将看到其果实。在祷告之前,就立下决心,若俗虑在祷告时出现,绝不屈从。并以此为屏障,以各种思虑坚定此等意愿。你将看到其果实,只管不懈努力,坚持争战!
我不会再多言,也无需多言。事情的进展自会教导一切。
Как наладить домашнюю молитву
如何建立家庭祷告
当倦怠来袭——那是因为我们尚未习惯。请您安排好您的时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紧要之事填满。以思虑伴随阅读,以叩拜伴随祈祷,再辅以一些简朴的手工活计,让这一切占据您全部的时辰——如此,您便无暇感到厌倦与沮丧。诚然,教堂的礼拜稀少,这是一大缺憾。然而,蒙主恩赐,家庭祷告终将建立起来。请您养成习惯,一旦没有事务缠身,便立即开始念诵耶稣祷文,并全神贯注地持诵,无论行走、坐立——而最佳的方式是——站立于圣像前。您可为此安排特定的时段。这会更好,且能使这祷告的习惯更牢固地扎根。思虑迁入永恒之事,与您的境况甚为契合,但它在任何时刻、任何事物中都自有其位置。请您将它紧系于心智与心灵,并透过它审视其余的一切。
您最好能将您的心思意念与对上主的思念结合起来。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方法,便是如前文所述,习惯于耶稣祷文。请您每天三到四次,虔诚地站在圣像前,仿佛上主就在您面前,诵念此祷文,每次诵念一百、两百或三百遍,视您的能力而定。一旦您设定了此期限,就不要再取消。您的思绪整天都会预见:「看哪,看哪,我必须站立了。」如此,上主便会与您亲近。
При утомлении от общения
当交谈使你感到疲乏时
当您因与来访者的交谈而感到疲惫时,待他们离去后,不要立刻投入祈祷。请先让您的心灵得以安歇,然后再履行您的祷告职责。至于懒惰,请务必将其驱逐——它是一个不好的访客,且从不孤身前来。
Как совершать молитвенное правило
如何进行祷告规程
Первый способ восхождения в сердце к Богу
趋向上帝,心之初阶
祷告,或者说心灵向着上帝的奔涌,需要被唤醒,而一旦被唤醒,就需加以坚固——或者说,这与培养我们内在的祷告之灵是同一回事。
达到此境的第一种方式,便是我们滋养心神的、或聆听而来的祷告。你当如实地诵读或聆听祷告文——如此,你必定能激发起你心中向上主升华的渴望,并使其更为坚固,也就是说,你会进入一种祷告的灵性状态。在圣教父们的祷告词中,蕴含着巨大的祈祷力量;凡是全神贯注、虔心进入这些祷告的人,借着相互作用的法则,必会体验到祷告的力量,其深浅则取决于他心境与祷告内容契合的程度。
О молитве для новоначальных
论初信者的祷告
我的想法是,初学者首先应当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现成的祷文祈祷,以便他们能够领受祷告的思想、情感和言语。因为向神所说的话语也应当是合乎神圣的。当导师察觉他们在这方面已有所进步时,便可教导他们如何不用他人的言语,而是用自己的言语祈祷——将他们个人的属灵需求藉着祷告呈献给神,祈求祂向他们施恩并帮助他们。同时,也可建议他们使用简短的祷文祈祷,指示他们以圣金口约翰的二十四篇祷文为范例,并允许他们从诗篇和教会祷文中选取其他类似的祷文,甚至自己撰写祷文。
借由这些简短的祷词,他们将能很好地学会如何在祷告时保持专注而不受干扰。在此,最终可以教导他们耶稣祷文的课程,不施加任何外在的技巧,而只教导一件事——从心中诵念这祷文。
一切祷告,都当发自内心,否则,便非真祷。无论是祈祷文中的祷词,抑或是发自肺腑的私祷,甚至简短的祈愿,无不应从心底深处涌流,向上主倾诉,仿佛他就在眼前。特别是耶稣祷文,更当如此。
Новоначальные должны молиться по молитвеннику
初学者应当按照祷告书来祷告。
年轻的——初信的——是否应该被指定进行心祷?
若祷告时心思和心灵皆未归向主,便不是祷告。此点须向初信者详加解释。当让初信者依循祷告书而行祷告,并竭力使言语与思绪、情感并驾齐驱。借此努力,初信者将渐习祷告之语式,随后,当祷告从心而发时,他便能以自己的言语来行祷。然而,绝不可让初信者没有祷告书,除非他在初信之前,便已通晓那向神而发的、以心意进行的祷告。
Без правила молитвенного молитва не полна
祷告若无祷告规程,便不完全。
至于您对祷告所采取的行动,那很好。请您务必如此安排并养成习惯。祷告规程是祷告安全的屏障。祷告是内在之事,而祷告规程则是外在之事。
然而,正如一个人没有身体就不算完整,没有祈祷规矩的祈祷也不算圆满。这两者都需要拥有,并尽力去实践。一个不可推卸的律法是——在内心祈祷,并且随时随地祈祷。
祷告,不能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尺度。这三者的确定,构成了祷告的规矩。
此处,明智是引领者;至于何时、何地、祈祷的时长以及选择何种祷词,每个人都可依据自身境况来决断:可以增加,可以减少,亦可调整时间和地点——所有这一切,皆为使内心的祷告得以妥善地完成。至于内在的祷告,唯有一条准则:不住地祷告(参阅:帖撒罗尼迦前书 5:17)。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е к молитвословию
预备祷告
无论何时,当你准备开始祷告时,请稍作停顿,或坐下,或走动片刻——在这段时间里,努力使你的思绪清醒,将它从所有世俗的事务和事物中抽离。然后,思量那位你将要向祂祷告的是谁,以及你这个即将开始向祂祷告的人是谁——并在你的灵魂中唤起与之相称的心情,即一种谦卑自抑、内心充满对上帝敬畏之情的心灵状态。这就是全部的小小准备,却意义非凡——以敬畏之心在心中站立于上帝面前。这是祷告的开端,而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Само́ совершение молитвословия
祷词之实践
当你内在如此安顿后,便立于圣像前,划十字,敬拜,然后开始你平常的祷告词。不要急躁地诵读——要深入理解每一个字,将每个字所蕴含的思绪带入你的心坎,并伴随着划十字的敬拜。这便是使祷告的诵读蒙受神喜悦并结出硕果的关键所在。
请深入理解祷文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并让这些话语直达你的心扉。换言之,你要明白你所诵读的,并感受你所理解的。 当你诵读:「求你洁净我脱离一切污秽」时,你要感受自己的污秽,渴望洁净,并怀着完全的盼望向主祈求这份洁净。 当你诵读:「愿你的旨意成就」时,你要在心中将你的命运完全交托给主,并以完全的预备,欣然迎接主将赐予你的一切。 当你诵读:「赦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赦免了亏欠我们的人」时,你要在灵魂深处宽恕所有人的过犯,并以此方式向主祈求赦免。 若你在祷告的每一节都如此行,你的祷告便会是合宜的。
为了让你能够更成功地以这种方式完成它,你需要这样做: 第一,拥有一套固定的祷告规矩——它应当小巧简短,以便你在日常事务中也能从容不尽地履行。 第二,在闲暇之时,仔细阅读你祷告规矩中的祷文,理解祷文中每一个字,并深入感受它们,这样你就能预先知晓在念到哪个字时,你的灵魂和心中应当有何种感受。如此一来,在祷告之时,你便能轻易地理解和感受。 第三,如果你的思绪在祷告时如飞鸟般飘向他处,请努力保持专注,并将思绪引回祷告本身。若它再次飘走,就再次将其带回:重复诵读,直到祷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被你带着理解和感受念出。通过这种方式,你将能使自己的思绪不再在祷告中散漫游离。 第四,如果祷文中的某一个字强烈地触动了你的灵魂,请停留在那里,不要继续往下念。带着你的专注和感受,安住于此,以它来滋养你的灵魂。或者,由它所引起的思绪,不要打破这种状态,直到它自然消逝。这是祷告之灵开始在你心中扎根的标志,而这种状态是培养和巩固我们祷告之灵最可靠的方法。
Содержание молитв надо воспринимать мыслью и сердцем
祷文的内容需用心思和情感去领受。
为了使我们的祷告词成为培养祷告的有效工具,我们必须如此诵读,让我们的思想和心灵都能领受组成祷告词的那些祷告的内容。
预备、施行、回味,这三个是最简单的法子:不经过妥善的准备,便不要开始祷告;不要敷衍了事地祷告,而要全神贯注,心怀感触;祷告一结束,也不要立即投身于日常的事务中。
Читание по книжке сильно рассеивает
根据书本阅读会让人心神涣散。
切记,要旨不在言语和鞠躬,而在于将心思与心扉提升至上帝面前。你所写下的一切,可以逐字诵读,亦可一一屈膝敬拜,然而可能全然未曾忆及上帝,或者只是心神散乱,思绪游离。如此,你便是在未曾祷告的情况下完成了祷告规仪。这般祷告,反倒成了上帝面前的罪过。愿主赦免!我们当以敬畏战兢之心完成上帝的圣工,务必铭记于心。务必竭力使心神随言语而动,正如圣阶梯者所言,将心神封闭于祷文之中17。在开始祷告前,务必全神贯注地立于上帝面前,不可稍离。
阅读经书上的祷文,容易让人分心。最好将它们背诵下来。同样,为了寻找这个或那个伊科斯(ikos)和康达克(kontakion)而翻阅书页,也会分散注意力。请尝试这样做:将晨祷和晚祷文背诵下来,并理解其深意,感受其中所言。之后,当您诵读时,就如同这些祷文发自您的心底。从《诗篇》中,也请您挑选那些易于理解并与您心弦相近的诗篇,并将它们背诵下来。在祷告时,也请您按顺序背诵这些诗篇。您也可以在行走或劳作时诵读它们。
在祷告之后,请诵读每日的福音书,并默想,为自己得出所需。祈福名录请按照印刷范本(在《跟进诗篇》中)编排,依据您的需要和境况,并凭记忆诵念。所有的圣赞颂歌都请转化为叩拜,不要依照书本诵读,而是在心中向您所当敬奉者默想,并俯身叩拜。为了弥补没有诵读经文,请增加一次小小的叩拜。
您对代祷者的需要越少,就越好。要超越一切地习惯于谨记上帝和谨记死亡。上帝所悦纳的祭物,是忧伤的灵 (诗篇 50:19)。那时您便可认为祷告得好,当您满怀忧伤和完全的自卑离开祷告之时。白日里,毋需拨弄念珠,而当力求在心智上借由耶稣祷文常在上帝面前。天使们常在上帝面前,我们亦当如此力求。他们献上赞美的祭,我们则献上忧伤的祭。
Меньше читайте по молитвенникам
少读祷告书
主啊,愿您赐福您的隐修。您不常在教会,这无需忧虑。对上帝而言,凡发自内心的祈祷,无论在何处呈献,皆同等珍贵。此间唯一的差异,不过是习惯而已。人亦可习惯于不入教会的祈祷。少诵念祷告书,多发自肺腑地祈祷。即使只以一句「主啊,怜悯我」亦可。将崇拜化为叩拜,并以此满足您的心愿。所有隐士和独修者皆是如此行事。此举远胜于阅读。全然不读,亦非可行。但可凭记忆,不持书卷,略读一二。
Когда совершать вечернее правило
何时进行晚祷
在我看来,您给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少了(从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您可以选择在晚上完成夜间祷告规程,然后一直睡到晨祷。但是,正如您所写,您已经习惯了(在凌晨1点起床并完成祷告规程),所以要打破这些既定的习惯对您来说确实不易。
Что делать в промежутках между сном
睡眠间隙当如何行
当我夜里写信给你们,劝你们多加祈祷时,我指的是睡前的祷告。而当你们醒来,躺着祈祷时,这并非一件坏事,而是对空虚幻想的良善替代,填充了睡眠间隙。熟记一些诗篇,以便在那时诵读,是极好的。
晨祷和晚祷是否足够呢?
那曾对您说「早祷与晚祷已足够」的长老或修士。这无疑是针对修道室内的规矩而言,且需参与所有的礼拜仪式。当然,这就足够了。只是,无论是教堂里的祈祷,还是家中的祈祷,都必须以全神贯注和真诚之心来完成。而所有的间隙,都应当以忆念上帝来充满——带着敬畏与破碎的心。然而,在这一切之中,必须记住或牢记那最终的目标——获得马西莫·卡普索卡利维特所曾获得的那个小火苗。
Не считать окончание молитвословия концом молитвы
不要把祷词的结束当作祷告的终结。
思绪萦绕,未尽的祷告之事令人心神沉重……这源于一种自觉,即祷告未能如其所应。思绪纷飞,情感涌动不合宜,或被某事缠绕。对此,当即忏悔,责备己身,并立志改过。
务必努力培养这样一种习惯:不要将祷词的结束视为祷告的终结,而在此之后,仍要视在祷告中为自己的义务。这要通过不间断地记念上帝、怀着虔敬之心并顺服于上帝的旨意来实现。如此,您心中便会明了,即便您离开了祷词,您也并未离开祷告——您只是将祷告的形式由一种转换到另一种罢了。
Что делать после молитвы
祷告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当您结束祈祷文时,不要立刻转去做其他事情,而是也要稍作停留,思考一下:您刚才做了什么?这又将如何束缚您?在祷告之后,要特别珍藏那些深深触动您心弦的感悟。祷告的本质便是如此:如果您真心实意,如法如仪地祷告,那么您就不会急于投入尘世的事务中去。尝过甘甜的人,不会再想吃苦涩;而尝到这祷告甘甜的滋味,正是祈祷文的最终目的。通过品尝这份祷告的甘甜,祈祷的精神便在祈祷文中得以滋养和培育。
若能遵循这寥寥数则规条,你将迅速得见祷告劳作的果实。每一次的祈祷文都将在灵魂中留下祷告的印记;以同样的次序不辍地持续下去,便能使其根深蒂固;而在此劳作中的忍耐,则将培育出祷告的精神。
这便是那最初的、肇始的方法,以在我们心中培育祷告之灵!它乃是合乎其使命地完成我们的祷告词。然此尚未尽全;这里不过是祷告学识的开端。我们还需继续前行。
Можно ли сокращать молитвенное правило
是否可以缩短祈祷规矩?
我还有一个问题,关于您的祷告规程。之前您曾问过是否可以提前一小时结束规程。我当时没有察觉到仇敌的诡计,便同意了。现在,仇敌已坐到您的身边,并怂恿您进一步缩短祷告规程,将手工劳动也纳入其中。这样一来,您往常的祷告就完全被破坏了。这不好。请您努力恢复它,就像最初那样。
如果您方便提早一小时结束祈祷规程,那么也请您提早开始。至于手作,就请完全舍弃吧。您是从哪里找到这样的许可的呢?不,不……人应该多加辛劳,而不是想着如何减免。那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不好的。
Когда невозможно прочитать все правило
当无法读诵全部规例时
假若在晨间或晚间无法诵读所有祷文,可择其涵义深邃者诵之,而最要紧的,是更当戮力在心念与心扉间,安置对神的思念,并辅以相应的感怀。
Если не осиливаем правила по немощи
若因软弱而无法遵守这些规条
你们一切都进行得很好。至于要修正什么,我感到困惑不解。我甚至不明白你们从何而生出这种想法。只管照着你们的习惯和起初的方式继续下去。如果偶尔因年迈体弱而无法完全持守某些规矩(从你们的规矩中),稍微责备自己一下,在主面前倾诉抱怨,然后就平静下来。如果再次发生,也照样去做,并且永远如此。
Никогда не вяжите себя правилом
切勿以规条束缚己身
主啊,请赐福,并继续依照你的规范祈祷。但切勿被规矩所束缚,也不要认为拥有这样的规矩或总是遵守它有什么价值。所有的价值都在于内心向神俯伏。你看,圣者们写道,如果有人在祈祷之后不是带着蒙受谴责、应得主一切惩罚的感觉离开,那么他就是法利赛人。另一位说:「站着祈祷时,要如同站在末日审判的时刻,那时神对你的决定性判决正要发出:『离开!』或『进来!』」
Изменять правило может тот, кто его установил
更改此规则的,乃是最初设立此规则之人。
依我所能理解的,您最好将您那四小时的个人祈祷规矩缩短,以更简洁的、您自己发出的祷告来替代。您也问及,您该如何自处。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作答,因为我不了解您的生活历程,也不知您的规例从何而来,更不清楚您如此热切追求的内在祷告是怎样的。若您所行的独居规例是自行定下的,那么您完全有权按各种方式加以改变。但若此规例是由您先前曾咨询过事务之人所给予,那么关于更改此规例之事,也应与他商议。更改是可以的,但这般事宜,理应先行请示。
诵经规程并非祷告的精髓,而仅是其外在形式。祷告的首要之事,乃是以心神向主倾诉,伴以颂赞、感恩与祈求,最终将自身全然交托于主。当心扉之中涌动着此般情愫时,祷告便已然存在;若无此情,即便您整日依循规程,祷告亦未曾显现。您对这一点恰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请继续努力,以期达到此境。寻求,就必寻见(马太福音 7:7)。主已临近(参阅:诗篇 33:19,144:18)。
О поклонах
敬论拜伏
Под поклонами должна идти молитва от сердца
在叩拜时,祈祷应发自内心。
你们爱上了行大礼……这很好。但请不要忘记,大礼之下,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祷告:从内心赞美神,从内心感谢,从内心祈求,无论用你自己的言语——那更好——还是用熟记的经文,只要处处都有你的心。
关于拜跪——是该俯身下拜还是五体投地——这又该如何解释呢?但您做得极好:十个俯身拜,一个五体投地。您可以随意行拜,或俯身,或五体投地。
敬拜是敬拜,但首要的是正直的生活。正直的生活源于对神的敬畏与战兢,源于那永不离弃并伴随每一步的对神的记忆。由此生发警醒。然而,最优先的,是对救赎的炽热而无情的渴慕。
О поклонах и страхе Божием
论叩拜与敬畏上帝
您行了许多伏拜,这是极好的。但请您也努力,在伏拜中要保持对主的全神贯注和深切感受。最适合我们的感受便是痛悔:「忧伤的灵,神必不轻看忧伤痛悔的心」(诗篇 50:19)。这源于对神的敬畏,而对神的敬畏则因记念死亡和神的审判而得以复苏。每当您开始祷告时,请唤醒内心对神的敬畏和痛悔,然后在此感受不减退的情况下进行祷告。最容易在神的敬畏和痛悔中体验的场所是教堂。请务必带着这些感受常在教堂之中。之后,您在家中也能保有这些感受,福哉!
Сколько класть поклонов
应行多少次叩拜之礼
敬拜的次数——随心所愿。如果这不曾是您的规矩,那么在晨祷和晚祷开始前,请做五十个小型的、躬身式的敬拜,并做五个伏地式的敬拜。在珠串的大节处,做一个大的敬拜。在祷告规矩结束时,也照此进行。在敬拜时,请念诵简短的祷词。主要的祷词是耶稣祷文。然后是献给圣母、您的主保圣人和其他受敬奉的圣者的祷词。为每位圣者献上多少次敬拜,请您自行决定,以确保总数达到五十次。例如:献给救主三十次,献给圣母十五次,献给其他圣者五次。
О поклонах
敬论拜伏
在耶稣祷文中,跪拜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越多越好。如果你独自在修道室里,就更频繁地跪拜,并按照你所愿的次数,伴随耶稣祷文进行。早晨和晚上都要多多地跪拜。
О поклонах и количестве молитв
关于大礼拜(метание)与祷文的数量
若您自己因头晕而难以俯身行礼,那么就无需行礼地祷告吧:因为俯身行礼是帮助祈祷的附属,而非祈祷本身。祈祷,是心智与心灵向着上帝的景仰。偶尔行礼即可。而当您祈祷时,或站立,或跪拜。若您诵念耶稣祷文,请勿始于三千遍,而应从一千遍甚至五百遍开始,之后再逐渐增加。不要超过三千遍。除非确有需要。然而,最好是一次性完成规定数量的诵念——包括夜间。而在白天,则可穿插地、不计其数地时常诵念这同一段祷文。
Как переходить к молению своими молитвами
如何转至您自己的祷文
Всякое правило хорошо
每个规章都是好的
至于祈祷规矩,我如此思量:无论选择何种规矩,皆属良善——只要它能使灵魂常怀敬畏于神。再者:当诵读祈祷文与诗篇,直至心灵受感而活跃,随后方可自行祈祷,或陈述己之所需,或仅仅只说:「神啊,开恩可怜我吧……」 又或:有时可将全部规定用于祈祷的时间,只用来默想一首诗篇,从每一节经文中构成自己的祈祷。再者——有时可将全部规矩投入于耶稣祷文与叩拜之中。又或者,从这、从那、从另一些之中,各取少量。神所要的是心(参阅 箴言 23:26),一旦心在祂面前虔敬而立,便已足够。不间断的祈祷,即在于此,在于永远虔敬地侍立于神前。而规矩,在此不过是添火之物,或向炉中投掷木柴而已。
О молитве по книге
论祈祷(摘自某书)
「我使用祈祷书后,祷告变得更糟。」这不是一种损害。即便您此生从不拿起祈祷书也无妨。祈祷书如同对话,比如学习法语。一个人在能够自由表达之前,会先背诵对话;而一旦熟练掌握了语言,那些对话就会被遗忘。祈祷书也是如此。它们在灵魂开始自行祈祷之前是必需的,但当灵魂已经能够自行祈祷时,就可以将它们放下。只有当您自己的祷告无法进行时,为了唤醒它,才需要开始诵读印刷的祷文。而当您自己的祷告被唤醒后,便可放下它们。伟大的祈祷者们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会诵读,有的人诵读一篇圣咏,有的人诵读一次「荣归」,然后——进入祈祷的精神状态后,便放下圣咏。您需要记住一些祷文,也需记住一些圣咏。但无论何时,只要心中有祷告,您就可以不借祈祷书而祷告——以您自己的方式转向神,并辅以俯身敬拜。唯一需要避免的是懒惰和纵容。因为敌人会立刻走近,仿佛牵着您的手将您从祷告中拉开。请您明辨它的诡计。
Правило может быть изменяемо
规章制度可以更改。
教会礼仪中的祷告章程,必须如其所是地执行。至于家庭的祷告规则,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时间、时长和内容进行调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可出于懒惰,且祷告必须发自内心。您所拥有的任何祷告章程,都是好的。您可以增添或改变。圣金口若望那些简短的祷告词——夜间十二则与日间十二则——是极好的。您也可以从诗篇中选择那些更触动人心的经文。总之,要全然自由地行事。有时,您甚至可以花去所有祷告时间,根据当下的需要,以自己的祷告来祈求;或者将这样的祷告插入您的祷告规矩中,无论是在开始、中间还是结束;又或者无需言语,只需心存对神的感受,并呼求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吧!」或者「愿您以您所知的命运,拯救我。」
О правиле молитвенном и поклонах
论祈祷规矩与叩拜
你们可以自行选择任何祈祷规矩:早晨的、夜晚的,有时也可以是白日的。将这一切规矩都放在拜伏之中,伴随着你们的个人祷告,也就是说,用你们自己朴素的言语向神陈述你们心头的需要。最好不要规定拜伏的次数或时间。当你们祈祷、行拜伏之时,只管顺从心之所愿,切莫违逆;因为仇敌将会靠近,唆使道:「够了,你已经祷告得很多了。」
身体的劳作能使人谦卑,填补空隙,不让思绪散漫。以跪拜来代替它很好——这是最好的劳作。但此法是否总是可行呢?
Не будьте рабом правила
勿作规条之奴。
您也可以自行制定祷告规例。将您所念的祷文熟记于心,然后带着理解与情感凭记忆诵读。您亦可在其中加入您自己的祷告;越少依赖书本越好。熟记几篇诗篇,当您行走或做别的事情而头脑空闲时,便可诵读。这便是与上帝的交谈。祷告规例应当出于您的自由意志。切莫作它的奴仆。
得救罢!
С правилом нужно обращаться свободно
当与守则相伴时,需心怀旷达。
在祷告中,我们当极力避免形式化和机械性。愿每一次的祷告都出自深思熟虑、自由之抉择,且以觉悟和真情实感来完成,而非敷衍了事。有时,我们必须懂得如何缩短祷告规程。家庭生活中意外频生,岂不常见?例如,早晨和晚上若时间紧迫,只可凭记忆诵读晨祷和睡前祷告文。甚至这些祷文也无需全数诵读,可择其数段。亦可完全不诵读任何经文,只行数次叩拜,但必须伴以真实、发自内心的祷告。对待祷告规程,当抱持完全的自由。您当是规程之主宰,而非其奴仆。唯有上帝才是您的主,您生命中的每一刻皆当奉献予祂,以取悦于祂。
Внешнее в правилах можно изменять
律法的表象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赞美上主,无论在困乏时,抑或在得慰时。我们怎能安稳度日呢?内在与外在的一切皆变幻莫测。站立,观看,并思辨,如何在万事中持守己身。为此,理性被赐予了人类。
愿你的祷告成熟!你在规矩上做了一些改变:这是好的。唯愿那心中向着神的痛苦皈依与俯伏永不离弃,至于外在的形式则可改变,以求最适宜。凡事都要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参:帖撒罗尼迦前书 5:21)。
Как составить свое правило
如何撰写你个人的祷告规程
Начинать молиться своим словом
以你自己的话语开始祷告
在习惯于用既定祷文祈祷之时,也当开始少许地用自己的言语,按照自己内心或外在的需求来祷告。内心的需求一旦苏醒,便会立刻导向上帝。有时,呼求上帝并非出于某种明确的需求,而仅仅是由于对上帝的渴慕。无论这呼求以何种程度、何种形式显现,切勿使其悬而不决。当在呼求骤然降临时所处的位置上祈祷:若身在事务之中,便在事务中祈祷;若正于阅读之间,便在阅读中途祈祷;若行走之时,便边走边祈祷。然而,当然,若条件允许,站立在祈祷之处,采取祈祷的姿态,会更为优越,也更富实效。
这些对神的恳切呼求,越是勤勉地实践,便会越频繁地涌现,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扎根得越深。请勿忘记这一点。这个方法是完善祷告的最佳途径。而祷告,在我们的事工中是首要的。请不要吝惜精力,要特别为此付出。如果在祷告词诵读期间,这种呼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请停止诵读祷告词,并按照这呼唤祈祷,无论是有言语还是无言语。神会看见你多么热切地渴望并寻求祷告,——祂便会赐予你那永不间断的祷告。愿主祝福你,成就此事!
Пример молитвенного правила
祷告规程范例
您渴望拥有一个祷告规程。这是美好的愿望。您之前的规程也很好;但既然您已经不再习惯它,那么这里有一个新的。
「清晨与夜晚,务要虔诚地诵念晨祷与睡前祷。此外,亦可增添简短的祷文——即圣金口若望的二十四篇祷文,它们通常收录于睡前祷之列。每篇祷文可重复诵念五次。随后,当呼求诸位圣者之名:使徒、先知、主教、殉道士与女殉道士、可敬的教父与可敬的教母,以及所有借由各样善行而蒙主悦纳的圣徒。此乃泛指,而若欲特指,则可称呼:主耶稣基督、上帝之母、守护天使、你所冠其名的圣者、修道院中设有祭坛的圣者,以及你因境遇而格外敬奉的圣者,例如圣吉洪等。最后,以纪念你所为之祈祷的在世者与已逝者作结。」
Как составить свое правило
如何撰写你个人的祷告规程
您希望知晓规矩。我曾写信告诉您:取用圣金口若望的短诵祷文,共二十四篇。如果觉得不足,可从《求你怜悯我,上帝》中,选取诗篇直至「求你使我回转,得享救恩之乐……」[路加福音 1:16]这又添了十二到十三篇。从求恳连祷文中,您可编纂出六篇祷文:「愿这一日得以完全……愿赐予平安的天使……」——这些您可以自行编排。——税吏的呼声是:「上帝啊,求你怜悯我这罪人。」船上人的呼喊是:「主啊,救命啊,我们快要灭亡了!」
汇集它们三十、四十或五十个。每个重复十次,这将成为您早晚的规矩。
您所开示的祷词至为美善,然其篇幅略长。这些祷词可穿插于短祷之间,但并非必须,且可待其自行涌现时再念诵。然首要之务,乃是凡遇任何灵性所需,皆当转向我们的救主。请重新坚固您的信心,相信祂近在咫尺,且侧耳倾听。然后,将您的所需向祂倾吐。请您时常如此行,则所求必将应验。
Как составить свою ко Господу молитву
如何撰写您对主之祷文
请您学习背诵几首诗篇,那些特别触动您心弦的。之后,在俯身敬拜时,您可以诵读它们,并从每一节经文中,向主献上您自己的祷告。曾有一人告诉我,他从晨祷伊始的「神啊,求你怜恤我」开始,却在晨祷结束前未能将其诵完。这种方式,比任何其他方式,更能滋养祷告之灵。
Еще пример молитвенного правила
又一个祷告规矩的范例
我认识一个人,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持守祷告规程,具体来说,他放弃了诵读祷告书中的祷文,而是从诗篇经文和连祷文中的呼求中,挑选了几句简短的祷词。这些祷词更适合他的心境,他以自己的方式排列好,然后,在祷告时,他带着专注和情感,反复念诵每一句诗文数次。当他向主倾诉完所有的祷词,规程也就结束了。他确信,自从他这样做以来,在整个祷告规程中,他的注意力不再分散,情感也能被持守住。当然,这并非机械的重复所产生的效果,而是这些诗文中思想的力量所致。他说:「我开始规程时,将我所有的罪都摆在面前,预备好为它们承受审判、羞辱和谴责——然后呼求怜悯。」除了这些短小的诗文,他不再诵读任何其他的祷告文。
你们家有为全家人制定的祷告规程。这件圣洁之事不可更改,也不可取消。不过,此后你们若愿意,可以按照所给的范例,为自己制定一项特别的规程。
我想要向您指出的事情是:如果您下定决心,就可以收集一些诗歌——这样祈祷规矩就准备好了。
有一些祈祷者,他们只诵念耶稣祷文。但这乃是为那些已臻圆满之人;而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而言,这种单一的思想很快就会令我们感到厌倦。因此,上述的方法,借由指出各种灵性所需,更能丰富祷文的内容。尽管如此,所有的小祷文皆是向上主祈求。由此可见,在精神层面,这亦是耶稣祷文。
О коротких молитовках вместо чтения по молитвослову
关于短祷文以代替读祷文集
至于您的祷告规矩,由于视力不佳,您可以限定时间,如您所行,一小时已足矣。与其诵读祷告手册中的祷文,不如您以短小的祷词来祷告。此事如下:选三十、四十或五十句符合您属灵需求的短祷文,将其熟记于心,并在规矩中每句重复五至十次,如同对待耶稣祷文一般,竭力使祷文的言语与其中所表达的思绪和情感紧密相随,不可分离。如此劳作一小时,便已足够。要紧的是,每句所发的祷词都必须发自内心。为此,在熟记之时,须深思熟虑。
这些祷文的内容应当包括:颂赞、感恩、祈求,以及特别的忏悔。你也当挑选这样的祷文。坐下来,阅读诗篇,若有哪一句触动你的心弦,就把它记下来。然后,请取来《八音颂》,它通篇都充满了对上帝的温柔呼唤,从中选取那些适合你的呼唤并记录下来。同样地,你也可以从祈祷书中汲取。你会收集到很多。从中挑选最适合你的,然后用这些祷文来祈祷。
在圣金口约安的二十四篇短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祷文的范例。这些祷文被列入睡前祷告的行列。你们现在可以背诵、思量并感受它们,然后加以运用。显而易见,金口约安曾以此祷告。
请将祈求的连祷文改为简短的祷告文,如下所示:「主啊,求祢赐我完美、圣洁、平安、无罪的白日(或黑夜,黄昏)」,以及其余六个祷告文。
取自「上帝啊,怜悯我……」这些诗句——「使我回享救恩之乐……」(诗篇50)。所有这些诗句都深具忏悔之情。
这便是你初次的规矩。往后你可挑选更多你所需要的祷词。切记,向神祷告的并非言语,而是心智与心怀。因此,切勿仅以言语祷告。
О молитвах святого Иоанна Златоуста
圣金口若望的祷文
如何诵读圣金口若望的祷词?(晚间睡前祷告中有二十四首。)请在祷告文之前诵读,以便将心神集中于一处。然而,在任何时刻,您都可以默想并重复这些祷词。这是使自己习惯忆念上帝的最佳方式;而这份忆念乃是灵性生活的基石。诵读时,可俯身行大拜,有时亦可跪拜叩首。
О кратких молитовках
论简短的祷文
关键不在于言辞,而在于那简短的祷词。这样的祷词并非只有一个在流传。圣卡西安记载,在埃及曾有人使用这样的祷词:「神啊,求你快快搭救我!上主啊,求你速速帮助我!」(见:诗篇 69:1)18——在其他地方,也流行着其他祷词,例如:「我的盼望是父,我的避难所是子,我的庇护是圣灵。」又如:「我身为世人犯了罪,而您,作为慈悲的上帝,求您垂怜我,顾念我灵魂的软弱。」——其中也包括耶稣祷文。——然而,最终,耶稣祷文获得了优先的地位。
简短祷言的旨趣,在于助人收敛心念,持守醒悟。其力量并非源于言辞本身,而在于人对上帝的情感。这份情感,在那些虔心祈祷之人心中,很快便会生发。
这就是智慧的祷告。心神驻于心内,瞻仰上帝,并以呼唤上帝之名的方式,在心智上向祂告白。对上帝的情感,乃是无言的、不间断的祷告。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很遗憾您未能得心应手于短祷。您可以选择一个更常用者:「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众人皆可反复诵念此祷文,并渐习此道。将其纳入您的晨祷与晚祷规程之中。在祷告文之前和之后,多重复几次。重复五至十次或更多。亦可重复三十三次,以纪念主救主在世三十三载之年岁。—但切勿忘记,力量不在言语,而在思绪与感受之中。短祷乃一辅助,而其要旨乃是不住地忆念主,或以敬畏之心行走于祂的临在感中。倘若此境常驻我辈心间,则言语亦无需。然因我辈常为万千思绪与纷繁印象所扰,为抵御此等侵袭,故劝人习练短祷。一旦舌尖习以为常,此祷文便会自行诵出,并将游荡的思绪引回正轨。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关于您祷告时的心神不宁。我曾写信给您,谈及那些简短的祷词,而您回复说,您已照我所指引的收集了它们。那么,请您早晚只用这些祷词祈祷。早晨,请您全神贯注地诵读:「我从睡梦中醒来……」以及其他献给至圣三位的感恩祈祷。然后,吟诵那些简短的祷词,每一句至少重复三遍(若能多几遍也无妨)——切勿仓促,所有祷告都需思想与情感并济。最后,以呼求您所纪念的所有圣者,并纪念您在世和已故的亲友作结——这就足够了。夜间也请如此行事,白天有时也请将所有祷词通读一遍,尤其是在您外出时。没有比这些简短祷词更能帮助我们将心神聚集在上帝面前了。您可将耶稣祷文穿插其中,当您觉得方便时——在三到五句祷词之后。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您忆起了那简短的祷词……上帝的祭司对您说得极好,切莫忘却此言。请您勤勉不辍,坚持不懈地诵念,这祷词便会如此牢固地扎根,以至于它会自然而然地反复涌现——您的心中便会有一股潺潺的清流低语,正如基辅-佩切尔斯克的长老帕尔费尼耶所言。而古时曾有人说道:「正如盗贼,当他们靠近一所房屋,意图潜入行窃时,若听到屋中有人正在言语,便不敢贸然闯入——同样,当我们的仇敌悄悄靠近灵魂,意图窃取其宝藏时,若听到那里有微小的祷词潺潺流淌,他们便只敢在外围徘徊,而不敢深入其中」19。
您可在简短的统一祷文中,加入在晚祷中排列的二十四篇祷文。背诵这些祷文,并经常诵念:它们以其完整性拥抱了内在的属灵生命。在我们的教会礼仪中,散布着许多简短的祷文。请留意并牢记它们。如此,您将永远随身携带着一本祷告书,可在主宰一切之地随时诵读。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你可曾尝试过短诵祈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 你也可依心灵所需,选取其他祷文。举例而言,请看圣金口若望的二十四篇短祷,它们收录在寝前祷文之中。你当理解并用心记诵这些祷文,然后将它们融入你的个人祈祷中,以此向主呼求,每篇祷文可诵读三遍、五遍或更多。当你熟习了这些祷文之后,再试着选取其他。从何处、何地选取呢?请聆听教会的开经文,并记住它们。阅读诗篇,并从中选择。
以短祷之方式祷告——能凝聚心神,并省察所有灵性所需。
请谨记,祷告的力量,在于一颗破碎的灵,一颗破碎而谦卑的心。
将自己交托于神的手中,祂便不会离弃你。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圣金口若望的短诵,你可代替你在斗室中持守的家规,于晨昏诵读。——请将它们熟记于心,并逐句思量。其中提及了所有的灵修生命。每句当重复多少次,请你这样决定:使得你在祷告上所站立的时间,与你平时持守规矩的时间等同。——你可在此之上,添加你自己的短诵,从诗篇中选取:哪一句经文触动你的心弦,便将它抄录下来。同样,那恳求的连祷词,其中吟唱着「求主赐予!」,你也可将其转变为短诵,只是将「我们恳求……并赐予」改为「主啊,请赐予我」。例如,连祷词中说:我们恳求主赦免并饶恕罪愆与过犯。你可改为:「主啊,请赐予我赦免并饶恕罪愆与过犯。」所有皆以此类推。在规矩中,若能用心使用这些短诵,你很快便能习惯于无散乱之心站立祷告。请将耶稣祷文插入其中。例如,在诵读十遍「主啊,勿使我匮乏祢的天国福佑」之后,可接着诵读:「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求祢怜悯我这罪人。」
若您承担此职责,那么所有的赞美诗(阿卡菲斯特)、颂歌(卡农)和祷文都可以舍弃,除了那些触动您心灵深处的祷文。纪念册(波缅尼克)与这些祷文是同类的。您可以诵读它。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您如何着手准备祷告,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关于祷告,阿索斯山修道士们有三言教。其中也提到了您心中所思所想。请背诵圣金口若望的二十四篇祷文,您可以用它们来开始祷告。并且,在一天当中要常常重复它们。它们包含了所有必要的内涵。通过它们,您能更便利地从耶稣祷文过渡到不间断的祷告。这对于初学者尤其适宜。——所有一切的关键在于,要习惯于将心神始终专注于那无所不在、洞察一切、愿人人得救(参阅:提摩太前书 2:4)、并乐于为此施以援手的上主。
此项技能不生忧戚,无论内忧外患,皆不能扰:因其予灵以全足之慰,此慰饱饫魂灵,不留丝毫匮乏空缺之感。盖因其将自身与所有一切,尽付主手,遂生主恒常庇佑扶助之信念。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我建议您——不要只诵念一个简短的祷文,而是收集几个,然后早晚都用,白天有时也用。——首先请诵念:「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个罪人。」——其次:圣金口约翰的24个小祷文(在睡前祷文里);接着:求你怜悯我,上帝——直到——使我重得你救恩的喜乐……(参见:诗篇 50)。——最后,将恳求式连祷文中的呼求转变为小祷文:「求主赐予我们这白日(或这夜晚,或这长夜)圣善、平安、无罪……求主赐予我们平安的天使……求主赐予我们罪过的赦免和宽恕……」等等——共6个祷文。如果您愿意,可以从诗篇中选取祷告和悔罪的呼求。
凡此种种,请用心感悟其深意与情韵,并付诸实践,以此为限,谨守您的祷告规矩。清晨,您可诵读起初的祷文,直至「我从睡中醒来,感谢您,圣三位一体」,以及余下的部分,然后开始发出短促的祷告。黄昏时分,请诵读「永恒之神…」,然后再次进行简短的祷告。您应以向主发出恳求作结,求主满足您内外当前的所需。
当您诵念祷文时,务必使思想与情感与字句同在。祷文可以迅速念完,但请您将每一句至少重复三遍,甚至五到十遍,这取决于您的虔诚之心。
这会是你一生的准则;如果你能好好遵守——很快便会看到成果。愿主赐福!——永远不要匆忙!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您渴望学习「心祷」,您所指的,当然是耶稣祷文。这真是美好而又极其美好的事!然而,若无祷告时专注的习练,要在耶稣祷文中有所成就,实属不易。为了习得这种专注,请您这样做: 从诗篇和其他祷文祷词中,选出那些与您内心状况最为契合的简短祷告呼求,将它们熟记于心,深切感受,并以此祷告。每一句重复三遍、五遍或十遍,以此来填满所定的时间。在这些祷文之间,可插入耶稣祷文。在所有祷文之后,再辅以对圣母和诸圣的呼求,以及对自己活著和逝去的亲友的记念。 您也可以加入诵读印刷的祷文,例如:「我的灵魂,颂赞主!我一切内里的,也颂赞祂……」(诗篇 103:1),「我的灵魂,颂赞主!」(诗篇 146:1),「凡时刻……」等等。
请看这个范例:圣金口若望的二十四篇祷文,收录于睡前祷告词中。
请将其重塑为祈祷文和恳求式连祷文——例如:「主啊,赐予我这整日圣洁、平安、无罪吧。」其余部分也仿此。请取用诗篇50篇,从开头直至「求你使我回转,得着你救恩的喜乐……」。这些经文汇聚了所有悔罪的情感。请熟记并以此祈祷。如此,便可构成完整的祷告规程,那时便无需书籍,也无需蜡烛了。
每一句祷词都会赐予你诸多灵性默观,而这些默观将引发或维系你的灵性感受。因此,寻求并找到那祷告,它将随后如江河般从你心中涌流而出。主啊,请赐福!
О разленении и охлаждении к молитве
论怠惰与祷告中的冷淡
Совет на случай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нечувствия
心灵冷淡与麻木时的教诲
这里是叙利亚的圣艾萨克关于冷淡和麻木的教诲:「不要被思虑所困扰,也不要向灵魂的懈怠屈服,而要忍耐——阅读圣师们的书籍,强迫自己祈祷——并等待帮助。它将很快降临,快到你甚至无法察觉。」20
Отчего бывает охлаждение к молитве
祷告之心为何渐冷?
您所说的冷却,或因心灵的疲惫,或因灵魂过于沉溺于世俗之事(请参阅《何谓属灵生命》18一书),或因肉体享尽安逸与满足,或因自负,以及其他搅扰和占据灵魂的激情。凡此种种,皆与属灵生命相悖,在属灵生命中,祈祷是其主宰,而这些却会淤塞并阻碍祈祷之泉。 然而,冷却有时也出于神的允许,或因恩典的撤离。当您的灵魂以热切燃烧时,那是恩典的运作,是神对灵魂的触碰。有时,当这种状态持续久了,灵魂便会开始自忖,以为自己是祈祷的高手,却忘记了祈祷活力的涌动并非其自身所能,而是神恩临在的结果。由于此等念头,恩典便会离去,让灵魂独自面对,而灵魂自身在属灵之事上是迟钝的——于是便有了冷却与懈怠。
我们该怎么办呢?主要的,是要努力消除这种状态的根源。然后,就按照您所做的方式行事:尽管心生怠惰,仍要遵守规矩,努力收摄心神,并向神献上虔敬之情。因着您的忍耐与谦卑,恩典将会回归,并立刻驱散怠惰,如同风驱散迷雾一般。
Нужно возгревать усердие
需要重新燃起热忱。
关于您所描述的,您如何进行祷告、守斋及其他事宜,感谢上主,一切都好。我只提一点:请留意,切莫让祷告之事日渐式微。您如今的祷告方式,乃是直接出于意志的行动。其灵魂,乃是那份恳切的愿望。这份恳切,必须在祷告前始终燃旺;否则,便不会有祷告了。而您也坦承:「有时我懒散地祷告,没有意愿。」这与您祷告的本质并不相符。请您务必努力,莫让此种状况发生。此事掌握在您手中。否则,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今天不乐意,明天不乐意……然后祷告就彻底中止了。请您对此心生警惕,并强迫自己去作充满意愿的祷告。
Не отступайте вниманием от Господа
不要让你的心神偏离主。
我赶忙对您说几句。 心神涣散了。这是对内在秩序的首次敌意侵袭。请您留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事务时,务必同时记念主,并怀着主在近旁的意识去言行举止,将一切导向祂的喜悦。为此,每当有事发生,在开始之前,请您预先准备好在行事过程中不偏离主,而要活在祂的临在中,并为此向祂祈祷。这并非不能习得,只需您从此立志,永远如此行事。
内在生活的第二个敌人,是心对任何事物的依恋,以及在感官印象或思想中被某物所俘虏。这一个更为险恶。您并未受此困扰,因此很快便回到了旧日的光景。然而,倘若您的心一旦依恋于某物,那便需要长久地受苦。那时,就必须首先将心从它所依恋的事物上撕扯开来,并对其生发出厌恶之情。请您务必牢记这一点,并尽力提防分散,尤其要防备心的被俘。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您的心意远离主,并时刻保有祂同在的意识。
为何在与人长谈之后会感到忧伤?乃是因为在交谈之时,你的心思已从主那里离去了。这令主不悦,祂便以忧伤告知你此事。请务必学习如何恒常与主同在,无论你做什么,都为祂而做,并努力使你的所作所为与祂的诫命相符。如此你将永不忧伤,因为你将明了,你所行的皆是祂的圣工。
Надо восстанавливать внутреннее горение
我们需要重燃内在的火焰。
内心的火焰只要稍稍减弱,便要立刻急忙使其重新炽盛。主就在近旁。怀着忧伤与敬畏转向他,便会立刻蒙受恩赐。
现在,耶稣祷文正可用此地:它能在此处展现真正的力量。然而,即便只凭对主的一心专注与感应,您的心境亦可在此地以其真实面貌呈现。在圣殿里的一切侍奉都是关乎神圣之事,务请竭力不缺席。 尤为重要的是,当心思的散乱、破碎,以及情欲的冲动。思绪的纷乱,与任何形式的肉体满足,或是在饮食与睡眠上的过度安逸——这些都是首要的敌人,而烦躁不安也总是与它们结伴而行。即便只是丝毫的不悦之情,也务必避之不及。
然而,维护这种心境的事务本身,将教导你选择相应的工具与方式的必要性。当有心阅读时,只阅读你现有书籍中关于祷告的内容。选择此类文章。
При рассеянии
当分散之时
你首先描绘了自己如何睿智地祈祷,怀着怎样的情感,并问道,这样可以吗?——我答道:可以。愿主赐福,让你总能如此祈祷,如果你能记住你所写下的(「无论身处教堂、修道室或任何地方,我都会努力收敛心神,无形无像地将主呈现在我面前,此时我的双唇紧闭,舌头纹丝不动,唯有心智与心灵在祈祷;那时,我所有的肢体都变得和谐,对主的敬畏之情完全占据了我,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然后你又补充道:「我为此感到悲伤,因为我很少能做这样的祈祷。祷告离去了,我又再次散漫。」
为此哀恸是极需的。但莫将罪责归于外人:乃是自身之过。为使您坚固于此种祷告,首先,祈求上主,那位一切美善的赐予者,愿他恩赐您如此祷告;其次,更频繁地进入此种祷告。借着神的恩典,习惯自会养成。
「我变得散漫了。」谁该为此负责?请勿散漫。一旦你注意到思绪开始游荡,立刻将它们召回。习惯于铭记上帝,铭记死亡。由此而来的痛悔将不会允许思绪散漫。接下来你问:「是继续这样的祷告,还是让心神降入心内?」而你所说的这些,又发生在哪里呢?这些只能在内心深处发生。你站在主面前,不带任何意象,在主的临在中,体验着美好的情感。你还需要什么呢?这里面已包含了一切。难道你是在头脑中进行这些吗?!——不,你必须站在心中。但不要专注于心,只管注视着主。这一切可以这样表达:「以心神在心中站在主面前祷告。」
При охлаждении в деле молитвы
当祷告之心渐趋冷淡之时
愿主恩赐你们,得以顺从圣教会的规章,不仅在饮食上,亦在灵魂的境况中。
您提醒了我在祷告中灵性冷却的现象,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请您务必努力振奋起来。世俗事务或许可以作为祷告时间短暂的借口,但却无法成为内心祷告贫乏的理由。主所喜悦的并非许多,而是在那微少之中,能有发自肺腑的真诚。 以心神升腾至祂面前,并以痛悔之心倾诉:「主啊,怜悯我!主啊,赐福我!主啊,帮助我!」——这便是一种祷告的呼喊。而若这份心境得以重生,并在心中对神产生真挚的情感,那便会是无言无立的、恒久的祷告。
您当然拥有这本《论醒悟与祈祷》的著作。这是一部文集……请您开始一点点地阅读它。您的祷告将会随之而动。
请在你的祷告规程中加入圣金口若望的简短祷词:「主啊,莫使我失却你的天国福祐!」及其他类似的祷文。你可以省略一些既定的祷文,而将这些祷文诵念三遍、五遍或十遍,视乎你心灵的倾向。有时,甚至可以用这些祷文来替代所有的规程。在白天,于事务之间诵读这些祷文亦甚为有益。你需要沉思并体会它们,如此,它们便会如杠杆般发挥作用。
我向您呈上《爱圣集》第三卷。在此卷中,您将能找到足以燃炽祷告的篇章。
О разленении в молитве
论祷告中的懈怠
在您一月二十三日的来信中,您提及了您在夜间祷告规程中所读诵的内容。当时我觉得读诵的部分有些过多,本打算写信给您,建议您缩减读诵的时间,并在其间穿插心祷,即从心中向主默然献上祈求,以陈明您灵性上的需求。
但在您1月26日的信中,您提到因眼疾而拒绝在晚上阅读。您决定研习心祷,为了不打瞌睡,便织起了袜子。这似乎意味着您完全放弃了诵读祷文。这样也无妨,但您应当停止织袜,而代之以,当困倦袭来时,在房间里走动,或举起重物,或,更好的是,拿起一串粗实的念珠,拍打自己的肩膀。
当吾书函嘱您勿缩短祷告时日,乃因此念:吾以为您于祷告上,或已滋生怠惰。此乃首当竭力避却之患。怠惰,意指灵性之动荡趋弱或中断,此乃极可悲悯之事。然吾今见您于祷告之事上,热忱犹炽,故吾决意将祷告之时日与规仪,悉数委之于您自行酌定:无论何时与何仪,但凡您认为最善最便者,皆可照此安排。唯有一事,务请紧守不渝:当您立于祷告之中时,祷告务必发自真心,并带着对神之情感——赞颂、感恩与恳求,饱含信靠——且务必不可掺杂任何外缘杂念。
Советы о молитве иисусовой
关于耶稣祷文的忠告
Новоначальным не нужно правило молитвы Иисусовой
初学者不需耶稣祷文规例。
您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个关于耶稣祷文。我认为,修士长们做得很好,没有将这项祷文的规则强加给初学者。应当等待,直到开始这项工作的人在教会和家庭祷告中劳作一番;然后只须向他灌输:他应当时常从心底祷告,并铭记着他所祷告的那位无所不在的上帝,并理解祷告的言语,相信主是近的,祂垂听他的祷告,并预备好应允他的祈求,如果他祷告得当的话。让他在此秩序中多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当他习惯了以这种方式用心祷告之后,再将耶稣祷文的规则传授给他。
在教导学生创作这祷告时,要让他们明白不应局限于背诵词句,而应在祷告时,时常让主在他们的灵眼之前,将祷告之言转向祂,并持守如临君王面前有所恳求的态度。愿他们的灵是破碎的,心是破碎且谦卑的(诗篇 50:19)。
Постарайтесь навыкнуть краткой молитве
努力去习练简短的祷告。
请努力研习耶稣祷文,以至于无论行止坐卧,还是辛勤劳作,它都能自然而然地涌流于心。其他的短祷您也可以时常重复,比如:「神啊,求你洁净我…」、「神啊,求你怜悯我…」、「主我的神啊,求你指引我…」等等。
Молитва Иисусова – цвет и плод
耶稣祷文——花与果
耶稣祷文,其力量的显现,并非在初尝甘霖之时,而是在灵修精进的末期,如花朵绽放,如硕果累累。在其之前,必有内心归向的渴望。
Преддверие к молитве
祷告之门阶
您很明智地决定认真操练耶稣祷文。——热忱与辛劳将战胜一切。——祈求上主助您一臂之力。——您自己,凭着您的努力,只能渐渐习惯不断重复这祷文。而上主会将其深植于您的心田。这后者才是首要之事,而前者不过是门槛罢了。
Прямой путь в молитве
祈祷的坦途
关于祷告,我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人们对耶稣祷文不知做了什么。他们以为,只要一念诵这祷文,就凭这一件事已然万事俱备了。这祷文在他们那里,变得像某种咒语:「念诵它吧,再辅以那些别处提及的身体姿势,你就会得到一切。」于是他们就这般低声哼唱着,然而心却依然空虚,思绪漫游,甚至连可耻的欲念也悄然袭来,但他们对此却无动于衷,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人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一丝微热,便高呼:「看哪,这就是恩典!这就是恩典!」——他们却不曾忆起那些有经验者所言:「当心,若有轻微的温暖降临,莫要诧异,这乃是出于本性,而非出自恩典。」
耶稣祷文所追寻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让恩典之火降临于心,并开启不间断的祷告,这便是恩典状态的标志。务须明了,当上帝的火花落入心田时,耶稣祷文能将其燃成火焰;但它本身并不给予这火花,而只是有助于接受它。它如何助益呢?通过将思绪凝聚,使灵魂得以侍立于主前,并在祂的临在中行走。最重要的是,带着发自内心的呼求,侍立并行走于上帝面前。卡普索卡利维特的马卡里奥斯就是这样做的。愿所有寻求恩典之火的人都如此行,不必在意言语或身体的姿态。上帝鉴察人心(参阅 撒母耳记上 16:7)。我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有些人完全遗忘了发自内心的呼求。他们所有的关注都在于言语和身体姿态,当他们以某种姿态完成了特定次数的耶稣祷文并拜伏之后,便带着某种自满安歇下来,并论断那些去教堂参加集体规程祷告的人。有些人一生都这样度过,却与恩典无缘。
如果有人问我:「我当如何进行祷告的事工?」 我会告诉他:习于行走在上帝的临在中,或者持守对上帝的记念并心存敬畏;为了维系这份记念,请挑选几段简短的祷词,或者直接选取金口圣若望的二十四段祷文,并以与之相应的思想和情感,时常重复诵念。随着你的习练,你的心神将因对上帝的记念而日益清明,心房亦会逐渐温热。在这种境况中,上帝的火花——一道恩典之光——终将降入你的心中。这火花非你以任何方式所能产生,它直接源自上帝。届时,你便可以只持守一句耶稣祷文,并借此将祷告的火花吹燃成火焰。
此乃坦荡正道。
Молитва Иисусова сильна именем Господа
耶稣祷文以主之名,力能排山。
耶稣祷文与任何其他祷文无异。它之所以超越一切,仅仅在于主耶稣,这位救主,其全能圣名。当这圣名以满怀、热切、毫不动摇的信德呼唤时——深信他近在咫尺,洞察一切,聆听所有,并全心关注所求之事,且乐意成全并赐予所祈——这般仰望,绝不蒙羞。倘若有时所求未立即实现,那是因为祈求者尚未预备好接受所求之物。
Существо молитвы Иисусовой – в богомыслии
耶稣祷文的精髓,在于思念上帝。
您是在询问关于耶稣祷文的事吗?请您去阅读书籍吧。所有一切都已写明。我对此的看法是这样的。
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乃口祷,一如其他祷文。其本身并无特殊之处,而其一切力量,皆源于诵念者之心境。
所提及的各种方式(如坐姿、俯身……),或者说这种祷告的艺术性创造,并非对所有人皆宜,且若无在世的导师指引,则恐有危险。最好不要涉足这些。唯有一项方式是普遍且必须的:即以专注之心驻留于心间。其他的一切,皆为旁枝末节,于正事无益。
人们如此评价这祷告的果实,说世上再无超越于此者。这是不合法的。他们找到了护身符!祷告的言辞结构和念诵本身,与这些果实毫无关联。所有这些果实,即使没有这祷告,甚至没有任何言辞的祷告,单凭心灵和意念归向上帝,也都能获得。
其要旨在于安住于对神的记念之中,或行走于神的临在之内。对任何人都可以说:「随你所愿,只管努力达到此境。无论你是诵念耶稣祷文,还是行大敬拜,抑或前往教堂——随你所愿,只管努力达到那永远在神记念中的境地。」我记得,在基辅我曾遇到一个人,他说道:「我未曾使用任何技巧,也不知道耶稣祷文,然而此处所写的一切都曾存在,并且正在存在。至于如何发生,我本人也不知道。是神所赐!」
这是——凡神所赐予或将赐予的——我们必须以此为目标,以免将人为的造作与恩典的馈赠混淆。
画意的耶稣祷文,即那在心中以专注行此简朴祷告,或是在神思中行走,乃是我们的劳作,而它们本身便带有其自然的、非恩典的果实。这果实便是:思绪的汇集、敬畏与神圣的恐惧、死亡的记忆、思想的平静以及心头的一丝暖意。所有这些都是内在祷告的自然果实。我们必须牢记此点,以免在自己面前自吹自擂,或是在他人面前高傲自大。
只要我们里面仅有天然的果实,那么我们便分文不值,无论是按实情而论,还是按着神的审判。我们的价值,在于恩典降临之时。因为当恩典降临,便意味着神已以慈悯的目光垂顾于我们。反之,若恩典尚未降临,那么无论我们做什么,无论我们承受何种苦修,都说明我们是微不足道之人,神不愿看一眼。
这恩典的作为究竟如何显现,我无法告知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它绝不会在内祷的诸般果实显现之前降临。
「言内祷告」这个词语,是我偶然想到的。但它极好地表达了这件事的内涵。这个词语应当用在人们开始谈论「耶稣祷文」的地方。人们说:「获得耶稣祷文」,也就是说,获得内在的祷告。耶稣祷文是通往内在祷告的极佳途径,但其本身并非内在祷告,而是外在祷告。那些习惯于此的人,做得非常好。但如果他们仅仅止步于此,不再向前,那么他们便停在了半路上。
我阅读圣安东尼的规诫21及其他许多地方,有言:「熟记诗篇,无论你往何处去或坐着劳作,都要诵读它们。」这意味着,当时人们诵读诗篇,默想并培养内在的祷告。如今人们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诵念耶稣祷文——你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在诵念耶稣祷文时,神圣的默想仍是必要的,否则这便如同无味的干粮。那些口中熟练于耶稣之名的人是蒙福的。但即便如此,人们也可能完全不思念主,甚至心中存有与主相悖的念头。因此,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有意识地、自由地转向神,并以明辨之心努力持守自身于此道。
Суть молитвенного дела
祷告的精髓
要勤劳,很好,很好!要殷勤并谦卑地劳作。主必不离弃你的辛劳。切莫忘记,不应仅限于机械地重复诵念耶稣祷文。这除却使你习得一种用舌头重复祷文的机械习惯,甚至不经思考,别无益处。这当然并非坏事。但这只是这项圣工最遥远的外在边缘。
其精髓,乃在于怀着敬畏、信心与慈爱,自觉地立于主耶稣基督的临在之中。此般心境,即便无言亦能达至。此乃我们首当在心中重建之境。言语继而涌现,以期将心神系于此一专注,并深化彼等感受与性情。
Цель молитвы – согреть сердце любовию к Богу
祷告的目的,乃是使心怀因爱神而温暖。
我们应当努力透过祷告达到什么?达到让心被对神的爱所温暖,且对神的情感永不离弃。为此,耶稣祷文被指定:「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这罪人。」 请您更频繁地重复这祷告,直至养成习惯,让您的舌头能自然而然地重复它。
О молитве усердной
论恳切之祷告
切莫纵容怠惰。恳切的祷告,从不冗长,亦即,它从不令人感到冗长。
可以,无需舌头蠕动,在心中以心智诵念耶稣祷文。这比口舌的祷告更为优越。口舌的祷告可作为心智祷告的辅助。有时,为了心智祷告的坚固,口舌的祷告也是必需的。
当心神在专注与感受的祷告后,从祷告中游离并散漫时,需要将其带回其本位,并责备自己,在主面前悔恨,然后再次以专注与感受祈祷。美好的祷告永远是神的怜悯与恩典的赏赐。我们不应自夸,而当感谢主。
圣西缅新神学家关于不正确的祷告所写的一切22,都是完全正确的。该怎么办呢?——我们应当正确地祷告,驱逐不专心、冷漠和漫不经心;因为这掌握在我们手中。寻找,就寻见(马太福音 7:7)。
Стань вниманием в сердце
请将您的觉知安住于心。
「寻找,便会寻见」,主曾如此应许。你们正在寻找,请确信,你们必将寻见。
我们当寻觅何物?当寻觅那与主活泼、可感知的交通。此恩惠由上帝的恩典赐予,然而我们亦需为此劳苦。当将劳苦指向何处?当指向那永远记念主之事,如同主近在咫尺,甚至居于我心。为能于此成功,建议习练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当恒常重复此祷文,心中思念主,如同主居于我心或近于我心。当将心神置于心中,在主面前,并言说:「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所有之事皆在于此,实则,此外别无所求。
所有除此之外被构想出来的,都只是为这主要之事所设的辅助。长者们23说:「将心思专注于心中或舌尖,并将手置于胸前」;长者嬷嬷说:「想象受难的基督,并如同与活生生的祂对话般,向祂倾诉你的祷告。」如果这对他们有所助益,就让他们去做吧,但绝不可将此视为主要之事。另一些人则这样做:他们坐在一张矮凳上,就是那种置于脚下的凳子,将头抵住胸膛,弯腰俯向膝盖,并调整呼吸——祷告的前半句在吸气时念诵,后半句则在呼气时念诵。通过如此辛勤地操练,他们熟习了祷告,然后也向他人推荐同样的方法。这亦无妨,只要他们不认为所有要义尽在于此即可。
然而,这一切及诸如此类,并非其核心,而是外在的添附。核心的功夫在于:以心智伫立于心田深处,面朝主之圣容,向祂倾诉祷告。在此,你当知晓,心智祷告乃是以心智伫立于主前,向祂发出叹息之声;而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则属于言语上的、外在的祷告。
以此方式,对神的记忆将坚定于心,神的圣容将如太阳般映照在灵魂之中。将冰冷之物置于阳光下,它便会温暖。同样地,灵魂也会因对主的记忆而温暖,祂正是那属灵的太阳。至于随后会发生什么——你日后自会明了。
首要的劳作,便是习得恒常重复耶稣祷文的习惯。你们当开始,且不断地,持续地颂念,但所有颂念皆须伴随着对主耶稣的思念。一切奥秘,尽在于此。
心在何处?——凡忧伤、喜悦、愤怒等等情绪能被回应与感受之处,心便在那里。你的思绪也当在那里驻留。肉体的心脏是一个肌肉质的泵——一块肉,然而感受的并非这块肉,而是灵魂,肉质的心脏仅作为灵魂感受的工具,就像大脑作为心智的工具一样。
「不要论断那些属灵的长老。诚然,他们起初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舌尖,然后才转向内心。那就随他们吧;只愿他们不把这视为一种灵性上的修行,也不把念诵耶稣祷文视为如此。这两者皆属外在之事,关乎肉身。灵性之事,唯有一桩:以心思与心灵一同升华,归向主。」
「想象那被钉十字架的主,这是否是本质之事?不,这亦是辅助之法,而非核心。那位年长修女言之有理,她说为了阻止心念游荡,以具象之物来想象是好的。这可以做到。但执着于这具象,则无甚道理。」
上主如今身披荣光,端坐于右,诸圣环绕。——我们或可如此想象。然而,最好摒弃一切形像,因为想象乃是粗鄙之力。与其想象,不如仅凭信心,深知上主近在咫尺。这位老妇人已然习惯,被钉十字架的上主形像已成为她心中的祈祷,一切皆系于此。老妇人沉浸于祷告,以至于忘却周遭一切——这,确实是上帝的恩典,因她的谦卑而赐予,若无谦卑,此恩将不蒙赐予。她并非陷于妄想,乃是身处真理之中。
Слова молитвы – не главное, а орудие
祷词——并非终点,而是工具。
在上一封信中,您提到了在一切事上操练耶稣祷文。愿主祝福这美好的开端!在操练此祷文时,不应有任何形像介乎心神与主之间;所念诵的词句并非主要,而只是中介。主要的是心神在心中立于主前。这便是心神之祷,而非词句之祷。词句在此,与其他任何祷文的词句并无二致。心神之祷的精髓在于行于神前;而行于神前,便是不离心识的深信:神既是无所不在,亦在您之内,并洞察您一切的内在——甚至比您自己所见的更为透彻。这种神之慧眼洞察您内里的心识,也不应有任何形像,而应全然存在于一个单纯的信念,或是一种感受之中。身处温暖房间之人,会感受到暖意环绕并渗透他。同样的事情也应在我们的属灵之人中发生,由那无所不在、包罗万象的神所成就,祂即是烈火(参阅:申命记 4:24)。
「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句祷词,虽是方法而非事情的本质,却是一个非常强大且多效的工具;因为主耶稣之名,令我们救恩的仇敌生畏,却赐福于寻求祂之人。切莫忘记,此事简明,不含任何奇特之处,也不应有。为你所有的一切向主、至洁女皇和护守天使祷告,祂们或亲自,或通过他人,将教导你一切。
Сила молитвы совсем не в словах
祷告的力量绝不在于言语。
如今,人们竟不知如何对待耶稣祷文了。多少民间说法被编造出来!——而事情的实质却全然遗忘。因此,结果就是,有些人仅仅停留在言语上,反复念诵:「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求你怜悯我」,但没有任何思虑和感受。我称他们为低语者,或是喃喃自语者。另一些人则停留在鼻腔呼吸上,并且嗤嗤作响。这些人是鼻息者。还出现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仿佛没有力量止住内在的涌动,便开始呼喊:「耶稣……耶稣……耶……耶……」这些人是喧嚷者。
此祷告之事,实则简易:以心神立于主前,在心中呼唤:「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亦或仅呼唤:「主啊,怜悯。」或「慈悲的主啊,怜悯我这罪人。」或以其他言语。其力量绝非在于言辞,乃在于心思与情感。务请坚守此道,屏弃一切旁枝末节之说——无论自身,抑或教导他人,皆当如此。
(书信910。第五册,188页)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那位在心中默写耶稣祷文的初学者,显然将祷文的全部力量寄托于言语之中。愿他习于行于上帝圣临之前,并以最佳方式完成每项顺服的任务,深知主正垂顾着他,并为他善尽顺服而预备奖赏,而对于草率了事(「敷衍了事」)者,则或一无所得,或招致惩戒。循此之道,他将习惯于以心智和专注进行祷告。
Добрый конец – от благодати Божией
美好的结局——源自上帝的恩典
耶稣祷文的力量并非在于其言词本身,而在于灵性的 настро、对上帝的敬畏、对上帝的全然奉献,以及对上帝恒常的关注与心智上的侍立。
耶稣祷文不过是一种辅具,而非事情的本质。你要下定决心活在对上帝的忆念之中,行走于上帝的临在之下,仅此一点便能引导你到达美好的终点。这一切都源于上帝的恩典。若无上帝的恩典,便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获得任何属灵之物。一旦恩典滴落心中,那时一切都会按其应有的方式运行。
我们有一位主救主,他愿所有人得救(提摩太前书 2:4),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恳求他,他就会赐予。请领受那份谦卑,不为自己邀功,只知晓自己的缺点、过失和遗漏,并从心底发出痛苦的呼求:「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如此,神的恩典将永不离弃你们,它的庇佑与荫蔽也将常在。
Как исполнять урок молитвенный
如何完成祷告的功课
您渴望学习那本书中所载的耶稣祷文范例吗?(阿索斯手稿:《不辍祷告的寻求者》。也有印刷版24。) 太好了!愿上帝赐福!
此为祷告之功课,须即刻遵行。先从少量开始。例如:两三日每日千遍,再两三日每日两千遍,然后一星期或更久每日三千遍。于三千遍处可多停留些时日。若时间充裕且不影响其他灵修,可再日增千遍。
这名流浪者(手稿中称他为朝圣者——一位寻求不间断祷告之人)无事可做,也不去参加礼拜(他每日可诵念六千至一万两千遍耶稣祷文)。
诵祷告文,最好是站立着,如同进行日常祈祷一般。倘若双腿疲惫,亦可屈膝跪下。你可如此安排:所定之祷告数,或站立,或跪膝,交替进行。
你可以或全句,或只念前半句,或只念后半句来做祷告,即:「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或「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这罪人」,或「耶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但不要频繁更换,而要确定,譬如每句念一百遍,或以其他方式,但每句不可少于十遍。
请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胸口,略低于喉咙下方的凹陷处。因为你的心正在抽痛。这样做之后就不会了。之后,一股暖流将在心中回应,不再有抽痛之感。念诵祷文时要缓慢,仿佛吟唱一般。拜伏之礼可随意而行。如果不用拜伏能更好地进行,那么最好不拜伏,或者偶尔为之。
在向主救主献上这祷告时,切勿忽略他乃是至圣三位一体中之一位,与父和圣灵不可分离。因此,当念诵这些词语时,某种程度上应将下列念头带入意识之中:父的恩眷与圣灵的恩典。这可在大的念珠上实行。
毋需局限于言语,然而,当刷新对上帝的默观,视其为无所不在、包罗万有、掌管万事万物的,等等。此番功课最好在夜间进行。
祷告的果实,乃是心灵的专注与内心的温暖。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人人皆可达到此境。此种祷告,非独修士能行,尘世之人亦可为之。
这并非什么高深之事,而是简朴的。而耶稣祷文(单就其本身而言)也不是什么具奇能的,而如其他所有短祷一样,是言语上的,也因此是外在的。但它能转化成心智与心坎上的——这一切都是循自然之径。凡是源于恩典的,都当耐心等候,而非任何手段能获取的。
你们所读到的,论及需先洁净情欲一事,乃是指向那崇高之默观祷告;而这,不过是简朴的祷告,却也能引领人抵达那崇高的祈求。
为了让这项操练顺利进行,每次开始时,都需要放下一切,让心完全自由,不让任何人物、事务或物件占据你的思绪。在这段时间里,你必须把所有这些都驱逐出去。完成这项规定后,不应放弃这份祷告,而应在任何时候,只要一有空闲,就立刻投身其中。
在侍奉的礼拜中,需要专心致志地参与,将你的心思意念定格在耶稣祷文所进行之处。当遇到吟诵或歌唱听不清楚的地方,便可默诵这简短的祷文。
外在的姿势(在《爱善集》第五卷中有所描述)——坐在椅子上,低头,收敛呼吸——可以保留。所有努力都应集中在所提及的部位。
对上帝的敬畏,我们当常存心中。正如在君王面前,即使最亲近的人也不敢过于放肆,何况我们这些罪人,在主面前更当如此。若与上帝狎昵无间,那便是大大的不妥,糟糕透顶。我们当为此敬畏之心而祷告,上帝必会赐予。
Как научиться молитве Иисусовой
如何学习耶稣祷文
我心生渴望,愿学习耶稣祷文。愿神赐福!然而,操练耶稣祷文并非不间断祷告本身,而仅仅是其一个辅助。不间断祷告是恩典的馈赠,为此我们当如此祈求:「主啊,求祢赐我不住地向祢祷告!」此种祷告不在于言语,而在于那颗永不离弃神的心。我们当竭力看顾并培育这份心境。
您当然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向神祷告。回想一下那时您的内心感受,并努力在每一次祷告时,都在心中重现那种感受,并以耶稣祷文向神祷告。这种重现会激发耶稣祷文,而这祷文会维持那种祷告的心境。这便是诵念耶稣祷文成功的全部奥秘所在。力量不在言辞,而在这份感受之中。
为操练耶稣祷文,请在早祷和晚祷之外,另定特别时段。在午餐前行此两次,午餐后再行此两次,每次诵念一百遍耶稣祷文,并伴以拜伏——小串珠时行鞠躬礼,大串珠时行叩拜礼。如此安排后,务必每日不辍地实践,莫以任何借口推诿。
一旦开始祷告,即刻回想,主就在近旁——祂看顾,祂聆听,并渴望赐予你那有益于你救恩之物。
持之以恒地实行,乃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成功不会一蹴而就。为此需要数月乃至数年的光阴。因此,当劳作的果实未能迅速显现时,不必对成功感到绝望。
切勿以食物填满肚腹,当容许其中保有空虚之感——亦不当沉溺于睡眠。且不应容许娱乐——诸如欢笑与戏谑。当常持己身,如同身处君王之临在。
若您全心专注于此,事务本身便会启迪您诸多智慧。
Об Иисусовой молитве полной и по частям
关于耶稣祷文,包括其全貌与分段
你要完全地诵念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也要诵念其半部:「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耶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伟大而重要的简短祷文,比其他祷文更应时常重复诵念,或完整,或分段。
О количестве молитв
论祈祷之数
修道士……在耶稣祷文中辛勤劳作是很好的。但他是否忘记了,这事不在乎言语,也不在乎耶稣祷文的数量,而在于习于恒常地忆念主呢?保持一定的数量是好的,以免懈怠,但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思想和情感都应是圣洁的。祷文的主要果实,并非暖意与甘甜,而是对上帝的敬畏与痛悔。这些需时时加以激发,并与之同活,以之为息。
您说有时会忘记念珠的祷文数目。这并非大碍。当您以敬畏和盼望之心,全心投靠仿佛在您身边的上主时,这远胜过完成任何数目的祷文。
О количестве поклонов
论跪拜之数
在耶稣祷文中,大头(叩拜)和跪拜是随个人的意愿和热忱。在小结上行跪拜礼,在大结上行大头礼。多少次呢?随你的心愿,然而一旦定下,就永远如此。最好为这祷告定一个时间:刻钟或更多或更少。
夜晚是祈祷的最佳时刻,尤其是午夜。
О позывах к молитве
祷告的呼唤
并非所有人在祈祷发作时的表现都相同。您的情况是:「心脏某处传来一阵搏动……心智中浮现出祷告的冲动……喉咙感到紧绷……心智很快游离,但心内之事仍在继续。」请看:这里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偶然的?这心脏的搏动和喉咙的紧绷是神经性的偶然现象,在有些人身上会以其他方式表现,例如颤抖;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完全没有。我想,那些有这些现象的人,既可以不任其发展,也可以将其发展到极端,就像在西伯利亚有人会陷入抽搐一样。所有这些都是神经性的,可以也应该加以制止。因为「上帝的真实会扩展和提升我们的生命」,而不会制造任何混乱或不协调。请您仔细留意这一点。而这里的本质之处是:「心感受到祷告的冲动。」此处应有暖意,并且是与暖意相伴的专注。
Творить ли молитву Иисусову в храме
在圣殿中是否要诵念耶稣祷文?
您问:「在教堂里,当心中平静安宁,头脑在这种静默中专注倾听所读所唱之时,是否应当强迫头脑作耶稣祷文呢?」 无论您在做什么,都应当立于上帝的临在中,并怀着对上帝的感受。在教堂里也是如此。您在另一封信中写道:「在教堂里,当我聆听祷告时,我的耶稣祷文进行得更好。」 这祷文能唤醒并维系人对上帝的专注,并伴随着相应的感受。
О четках
论串珠
您佩戴念珠,就如同您平日的佩戴,倘若其中不带有任何迷信的臆测,那也无妨。但最好是将它们置于圣像之下,以备祷规之用25。
О тяге к уединению и безмолвию
关于对隐居与静默的向往
你所感受到的独处与静默的召唤,以及你所经历的冲动,并非出于良善。因此,最好是驱散它们,并代之以在心中生发劳作——辛劳自身的愿望。你时常有独处的机会——这已足够。在所有其他时刻,努力在心中独处,并在那里将你的意识安立于上帝的面前——这就是行走在上帝面前。
Надо изгонять все образы
务须驱逐一切意象
您问及祷告之事。我在教父们的著作中读到,祷告时,必须将脑中所有意象都驱逐出去。我亦努力如此行,竭力坚守此信念:上帝无处不在,祂亦在此地,在我身畔,在我的思绪与感受之中。——我尚未能完全摆脱意象的缠扰,但它们正日益消散。想必,当它们完全消失时,便达到了一个境界26。
在已有的祷告中,有许多呈现上帝的形象;由此看来,我们若怀抱这样的形象,想必不会犯错。但更好的是努力思索上帝,使其更接近祂本来的样子。当祈祷化为感受时,形象便会消逝,唯有那份感受充满力量。然而,思想上的祷告却难以摆脱形象与画面。但辛劳可以克服一切。
Представлять Бога образно нельзя
将上帝形象化是不可行的。
问题:「当我立于心扉之中时,是否需要描绘任何形象:圣三一或其他什么?」——这个问题会自行解决。若你立于主前,却无祂之形像,那么此处还有何其他形像可堪容纳?它们也无法显现:圣三一之神并无形像。描绘祂的形象既不可行,亦不应为。主救主,按其道成肉身之救赎安排,具有人的形像;但我们应当无形像地侍立于祂面前,仅凭着对祂同在的自觉。
Молиться нужно без образов
祷告无需观想形像。
关于那老妇人所言,祈祷时可见之物作为必要之用,我想你并非全然理解。我们务须竭力,在默想上主时,将祂视为最纯粹的圣灵,无形无相。然而,唯有恩典降临,心中对上主生发真挚的情感,方能生出此等默想。在此之前,我们对上主的默想皆不完全,混杂着某种形式。例如,先知曾言:「我将上主常置我前,因祂在我右侧,我便不至动摇。」(诗篇 15:8)这便是一种形象。另一处亦有类似表述:「我往何处去躲避你的灵?我往何处去逃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躺卧在阴间,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的尽头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也要引导我,你的右手也要扶持我。」(诗篇 138:7-10)这亦是上主无所不在的形象。对于其他一切对上主及神圣事物的默想,皆是如此。
那位修女的想法是,当我们思及上帝时,我们很难摆脱心中的形象;而你却理解为,人必须时常拥有一个形象,并且没有这样的形象就无法祷告。这是你的错误,而非那位修女的错误。因此,请务必竭力尝试在祷告时,心中不存上帝的形象。以信心立于心中,确信上帝就在那里,祂本然存在,无需你加以思量。
祈祷并寻求,愿上帝的恩典最终能赐予你对上帝的感动。
На молитве образов строить нельзя
祷告时不可臆想圣像。
这位僧侣在他的心中,形象地看到了圣三一。——圣三一,即上帝,是不可见的,是隐藏的,并且没有形象。我们应当持守在对上帝无所不在的意识中,而不应构建形象。他声称这种思想是从教父那里发现的。请问他是从哪些教父那里发现的?我不记得有哪位教父提到过这一点。那些对属灵事物构建思想以赋予其分量的人,会引用教父的话。未经核实,我们不能将这些话语视为真理。
Отгоняйте все образы
驱逐一切幻象
您向最拙劣的祷告者询问祷告之事。
我如何祷告?!在祷告的时刻,我竭力让自己确信,无所不在的上帝就在我的意识所在之处,并且祂所看见和所听见的,不仅是言语——无论是说出还是未说出——而且是思想的每一次波动,特别是情感。我避免一切形象的出现,尽管这很困难。当祷告带着情感而来时,在祷告中保持无形便毫不费力。这使我明白,在祷告中保持无形是真正的功课——为了达到这一点,必须努力进入心祷,如此,便能从头脑进入内心。
同样——切勿在心中描绘圣母、圣徒或天使的形象。而向他们祈祷时,也要怀着同样确信他们能听见的信念。他们如何听见?何必去探讨这些呢?他们听见,如此而已。
让我们假设,有一个这样的区别:对于心智的工作,需要意象;而这些意象,在圣经中,正是关于上帝本身以及所有神圣事物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能力——一种认知能力。然而,想象力——那种形成并 удержи意象的能力——却是一种粗鄙的、最底层的能力!正因此,不应允许它带着自己的意象出现在更高的领域,例如祷告。心智的沉思活动是崇高的,而祷告中显现的灵性活动则更为崇高。想象力如何能企及那里呢……这正合乎此句:「朋友,你怎能进到这里呢?!」27
因此,当您心生怒气时,就去想象;而当您祈祷时,则要驱散所有的意象。若您容许意象存在,便有危险——开始向幻想祷告。您能说您心中所持的意象,表达的是真理吗?这便不能……所以,必须习惯——无意象。然而,道路只有一条——心祷。至于心智,却几乎不可能没有意象。
我忆起一个关于某位长老的故事,他总是以具象的方式想象上帝。当人们向他解释说这不合宜时,他说:「你们把我的上帝从我身边夺走了。」然而,他们夺走的并非他的上帝,而是他的梦想。
Каких образов надо бояться
哪些图像是需要警惕的?
您惧怕圣像吗?我们不当惧怕所有的圣像,而只当惧怕那些幻想性的圣像。尤其是那些意指神性存在的圣像,因为神是无形无像的,远超一切具象的描摹。然而,凡关乎受造物的,皆具形象,亦可被想象。我们亦可想象主救主,根据祂在世取人性时的经纶。此外,在祷告之时,不应在心中存留任何具象,而应以心神立于无形之神面前,向祂倾吐虔敬之言。你们应当寻求此道,就必寻见(马太福音 7:7)。
О прелести
论精神错觉
对于被诱惑的恐惧,也是合乎情理的。诱惑分为思想上的,即自负;也分为外在的,即光芒、声音,或各种形象。对所有这些,你们都要唾弃……它们是仇敌的作为。恶魔曾现身于某人,并开始叫喊:「基督来了!基督来了!」 那人对它说:「滚开,你这狡诈的诱惑!基督不会来找我,因为我罪孽深重。」——于是恶魔便消失了。
О расслаблении в теле от молитвы
论祷告时身体的松弛
您在内祷时身体感到松弛,我认为这种情况不应当出现。请您在这段时间,如同往常一样,以敬畏上主的心、谦卑与痛悔来警醒您的心。或许这样便会停止了。同时也恳求上主,愿祂亲自使之止息。
О появлении тяжести в голове
论及头脑之沉重
至于头脑有时因着充满情感的祷告而感到沉重——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情感的祷告能使人焕然一新,而你所经历的,或许有些特别。这会过去的。但情感的祷告才是真正的祷告。将心献给上帝,正如祂的吩咐:「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箴言 23:26)。主会赐予一切所需。向祂祷告,求祂开导,教你如何应对这般或那般情况。祂必会赐下指引。
О раздражительности
论烦躁
您的恼怒,有时带点任性,一旦您习惯了在上帝的临在中行走,在上帝的无所不见的目光之下,便会消散。它源于骄傲。谦卑会驱逐它——以及那份意识,即您应当向周围散布恩慈。
О физических ощущениях при молитве
祷告时的身体感受
您关于祷告所写的一切都甚好。至于有时祷告时会有血气涌动,那会过去的。不必过于紧张您的心,而要以纯朴之心行事。那时,无论神赐予何种感受,都不会产生此类状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您为此血气涌动向主和守护天使祷告,祈求他们使其平息,若有仇敌在此煽动,则求他们将其驱逐。
无需惧怕灵性上的错觉。它降临于那些心生骄傲之人,他们开始以为,一旦心头涌现暖意,便已臻至完满的终点。然而,这不过是开端,或许连这开端亦不稳固。因为心头的暖意与平静,也可能源自天然——是专注凝神之果。我们需不断劳作,殷切等待,直至那天然之感被圣恩所取代。无论如何,最上乘的,莫过于永不自认已有所成就,而当永远视己为:贫乏、赤裸、盲目,且一无是处之人。
Об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х приемах молитвы
论祷告的人为方式
灵性祷告不依赖任何身体上的紧张,例如将注意力强压在心中,或收缩呼吸等等。它乃是透过心智的途径而完成。要开始这祷告,首先需将自己置于主的面见中,然后,将自己全然交托于主,以信心和盼望激励自己,并以单纯、孩童般的方式向祂献上你的祷告。此时的情感,无论是神赐予何种,都当以此为满足。属灵之事不在于狂喜:其最美好的体现乃是「忧伤的灵,痛悔谦卑的心」(诗篇 50:19)。正如你所写,当你将主设想为在场时,感觉会更好:那么,请你永远如此行。
О внешних приемах молитвы
论祈祷的外在姿态
这想法是谁出的:把注意力放在嘴唇上,还是放在舌尖上?!想得真糟糕;快别这么做。要努力把注意力放在心里,除了心,不要放在别处。
当心神在几番祈祷后从心中遁离,并远离对上帝的记忆时——这源于专注力的薄弱以及对祈祷的漠然。灵魂并不珍视祈祷,反而急切地想草草了事,敷衍了事地低语着祷文。——要寻求对上帝的敬畏,并带着敬畏之心投入祈祷,祈祷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祷文的意义上。其后,短小的祷词和耶稣祷文被用来将对上帝的感受植入心中,从而系住注意力。但如果我们对祈祷敷衍了事,就永远不会在其中取得进步。请也记住,祈祷本身并非全然完美,它与所有美德并存。随着美德的完善,祈祷也臻于完美。最主要的美德有:敬畏上帝、贞洁、谦卑、痛悔、肉身之死、忍耐、爱。当这些美德具备时,其他一切美德也将显现,随之而来的便是祈祷。
О 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приемах совершения молитвы
论祷告中的机械式举动
一位修女关于N28的问题,已由开头几句解决了:「祈祷有时用言语,有时用心灵。」只需解释一下:即便是心灵的祈祷,也离不开言语,只不过这些言语不被听见,而是在内心深处,在心中默念。这样说会更好:有时用有声的言语祈祷,有时用无声的、不被听见的言语祈祷。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的祈祷,都必须发自内心。
此处额外添附的,尽是些无稽之谈,譬如:「阖目,紧闭唇齿,轻诵祷文,舌不触齿……屏住呼吸……若经由鼻孔呼吸,则更佳。」诸如此类的附加之法,全然无用。当祷告发乎至诚之心时,一切外物皆会被遗忘。而无经验之人读到这些,便会依此行事,并信以为真,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祷告。
这问题,想来,是关于耶稣祷文的罢。——有多少无稽之谈被强加于这神圣的祷文之上啊?!而事情却如此简单:你可曾相信,主耶稣基督是你唯一的救主?如果你相信,就向祂呼求:「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怜悯我。」然而,那些自作聪明的智者却忘记了信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言语上;于是,他们编造了关于舌头、嘴唇、呼吸、头颅和胡须,以及坐姿的种种奇谈怪论。
所需要的,不仅是祷告,更是对救赎强烈的热忱。当此热忱涌现,它自会教导我们应如何行事。而纯洁的良知,亦须持守:此乃最为紧要之务。
О приемах при молитве и даре благодати
论祷告的方法与恩典之赐予
您在第一封信中,将祈祷之事阐述得甚为精妙,确切地说,您认为祈祷时的种种方式——如何集中精神,以及身体与某些肢体的姿势——并非祈祷的要旨。相反,何种方式最适宜个人,便可依循。
关于祷告,最首要的关切是它必须发自内心。真正的、出自心底的祷告是恩典的赐予,通过告解和圣餐的圣事而施予。在这样恩典被赐予之后,它也会借由同样的圣事而得以加温。此项恩赐的独特之处在于祷告的持续性,它体现为对神的一种感受,有时伴随着祷告的言语,有时则无言无语。
恩典所赐予的,人的努力绝无法给予。人的努力,仅能预备我们去领受这份恩赐——而在领受之后,人的努力便与圣事一同,加温这份恩赐。
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м образе делания молитвы
论祷告之工的艺术意象
在教父们的笔下,精巧的祈祷操练艺术被描绘为一种外在的辅助,它必须服从内在的操练。然而如今,大多数人只专注于外在的形式,却忽略了内在的精髓。——心中一旦涌现出些微的温暖感动,他们便断定:「看哪,这是上帝的恩赐……」于是沉溺于自我的幻想。继而,他们开始贬低所有不遵循精巧祈祷艺术的人,不仅如此,连教会的祷文和那些严格遵守并努力不懈地实践祈祷艺术的人也一并遭到他们的非议。——由此,他们内在祈祷的精进便停滞不前,只剩下外在的操练。——灵性生活也就此枯竭。
请更专注于内在的祷告,将注意力从外在的事物上移开。
祈祷的劳作引向获得祷告的恩赐。
О внешних приемах совершения Иисусовой молитвы
论耶稣祷文之外在施行法
我重新审阅了长老们的信函以及他们对您问题的答复29。您是否已回应了他们的答复?若尚未,请您如此回应:「鉴于您以祷告为由的接受方式,未能获得教父典籍的佐证,我不得不拒绝追随您,深恐误入歧途:因革新之事,其害甚巨。仇敌正以此为我们掘设陷阱。」
你们那位年轻的弟兄,你们传授了你们的年长之法,告诉他放弃吧。让他激发起破碎和谦卑的灵,带着这些情感向主祷告,用心站立在心中,并时刻行走在上帝的临在中和对死亡的记忆里。——让他寻求并祈祷,正如马克西姆·卡普索卡利维特所寻求和找到的。这才是正道。他没有看到任何特别的方法,而只有一种对最终所得之福祉的渴望。那福祉就是属灵的火焰和温暖。但这与那些由年长之法或其他任何方法所产生的「福祉」是完全不同的。——当主赐予那恩赐时,一切都会变得不同,耶稣祷文的诵念也会有不同的回响。
Молитва спасительна, художество вредно
祷告带来救赎,技艺(或艺术)有害。
耶稣祷文,若以纯朴之心、以信心诵念,恒能救赎灵魂。与其相伴的艺术性修饰则可能有害。对此必须加以警惕。不必骤然投入此祷文,起初每个人都应先习于由心诵念既定祷文和在教堂中的祷文。随后,当您察觉有人开始深入祷告时,便可建议他不住地诵念耶稣祷文,并在此过程中怀着敬畏之心保守对上帝的记忆。
祷告乃是首要之务。借由祷告所求索的要旨,即是为要获得那曾赐予卡普索卡利维特斯·马克西姆的微光。此微光并非借由任何人工巧技所能引致,而是由上帝的恩典自由赐予。为此,祈祷的劳作是必需的,正如圣马卡里奥斯所言:「你若想获得祷告,」他说,「就当在祷告中劳苦。上帝看见你殷切寻求祷告,便会赐予祷告」(第一章,第十三节)30。这正是卡普索卡利维特斯·马克西姆的道路。他两年之内全心奋斗,寻求祷告,终而获得了祷告的恩赐。愿你将此教导众人。但请加上,祷告的殿堂乃是一颗纯洁的心、一份宁静的良知、对一切美德的炽热追求,并将这些善行深植于心。
若在诵念耶稣祷文时,仍不舍弃任何为良心所谴责的罪孽与罪性习惯,便可能陷入由耶稣祷文所致的癫狂。此时,内在会发生深刻的冲突,驱散心中所有的平安。由此,思绪可能变得模糊,观念亦会陷入混乱与迷惘。
Опасна не Иисусова молитва, а художество
危险的并非耶稣祷文,而是矫饰。
所有我们所习于操练的,即呼求耶稣祷文,是件美好的事。在修道院中,这被视为一项义务。若它有危险,他们还会将其作为义务吗?!危险的是那人为的技艺,是那些被发明并附着于此祷文的技艺。它使某些人陷入幻想的「魅惑」之中——而另一些人,说来也奇,竟陷入持续的淫欲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劝阻并禁止这种技艺。而那至甜美的主圣名,应以单纯的心来呼求,这是我们必须教导并促使每个人去行的。
О причудах совершателей молитвы Иисусовой
关于耶稣祷文实践者所遇的奇特经历
至于您所提及的,某些行耶稣祷文之人将手掌平放于桌案,借指尖之力凝聚心神,此举实属不当之奇想。同样,亦有一奇想,谓某人以右手之指轻叩左手之掌,以此法收摄心念并进行祷告。
您要我阐明祷告之事。然而,此处并无甚可阐明者。你当使心智立于主面前,向祂呼求:「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此即为祷告之劳作。主,鉴于此劳作,必会按各人勤勉的程度,赐予他属灵的祷告,此乃圣灵恩典之果实。关于耶稣祷文,此即所有当言当悟之事。其余一切妄加杜撰者皆与此事无关。此乃仇敌欲使人偏离真实祷告也。
О том же
亦论此题
把湿毛巾放在胸口上……——这是一些现今修道者所做的事。曾有人写信给我提及此事。这不属于祷告的范畴,而是针对那些在人工操练祷告时心血沸腾、血热炽盛的情况,以期减缓血热。这种热并非灵性现象,而是血肉之躯的反应,源于在耶稣祷告中过度使用人工技巧。在此之中,还隐藏着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将人工操练耶稣祷告视为主要功课,并将由此产生的血肉之心的温暖视为真正的灵性耶稣祷告。凡持此想法者,皆陷于妄念之中。
О теплоте духовной и кровяной
论灵性之热与血肉之热
身体和灵性上某些特别的感动,确实会因祷告而生发;然而,并非所有祷告的人都会有相同的体验,各人感受不同,或此或彼。因此,不必执着于这些现象。
有些人全然没有特别之处,但他们的祷告却能静静地进行,甚至达到全然的力度。这便是最好、最稳妥的境地!祷告是什么?是在心中以理智的姿态侍立在上帝面前,带着颂赞、感恩、恳求和悔罪。这一切都是属灵的。其根源是敬畏上帝的恐惧,由此生发出对上帝的信德并信靠上帝,将自己全然交托给上帝,怀着爱慕之情依附于上帝,并忘却一切受造之物。当祷告充满力量时,所有这些属灵的情感和动态都会以相应的强度呈现在心中。请阅读那些流传至今的圣者祷告文,深入体会,你便会明白,这一切都是他们全然祷告心境的倾泻。我再次重申:这里的一切都是属灵的,从上帝而来,又向着上帝升腾。
这如何发生呢?圣父进入心扉,深入沉思信仰的奥秘——或所有奥秘,或其中一个令人振奋的奥秘——唤醒上述情感,并将它们倾注于祷告之中。我们诵读这些祷告,或部分或完全地进入与它们相似的心境,并处于应有的灵性状态。通过频繁地重复此过程,我们内心的恒久属灵祷告得以培养,恒久的祷告心境得以确立,这便是那不住的祷告。此间一切皆属灵,属智,并由上而下地降临。
那么,口祷的耶稣祷文与此有何关联呢?还有那因着这祷文的运作,而在心内和心周围产生的温暖,又当如何理解呢?
祷告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久的努力与自我克制。正是在这形成祷告习惯的劳作中,耶稣祷文及其伴随的内心温暖能提供最好的帮助。请注意,它们是方法,而非目的本身。有可能耶稣祷文在,内心温暖也在,但真正的祷告却缺席。这听起来或许奇怪,但确实会发生!
当我们祈祷之时,心神需立于上帝面前,并单单默想祂。然而,脑海中却思潮纷涌,不断将心神从上帝那里牵引开来。为使心神习于专一,圣教父们常诵念短祷,并养成了不辍持诵的习惯。
这种不间断地重复祷词,能使心神始终在对上帝的默想之中,并能驱散所有旁骛杂念。这些简短的祷词各有不同。圣卡西安曾说,在埃及,人人皆持此句祷词:「上帝啊,求你快来帮助我;主啊,求你速速援助我!」(诗篇 69:1)。圣约安尼基则不停地诵念:「我的盼望是父,我的避难所是子,我的庇护是圣灵,圣三一啊,荣耀归于你。」还有人诵念:「我以凡人之身犯了罪,但你以慈悲之神的身份怜悯我吧。」毫无疑问,也有人使用其他祷词;而在我们这里,尤其通行且已成为普遍习俗的,是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个罪人。」
这就是耶稣祷文的奥秘。她如同所有简短的祷文一般,是一种简短的言语祷文。她的用意在于,使心智专注于对上帝的思念之上。
习惯于这祷告并适当地运用它的人,确实能恒久地记念上帝。因为真诚信主的心灵中对上帝的记念,自然会伴随着敬畏、盼望、感恩、顺服上帝旨意等宗教情怀,这些都属灵性,所以我们称耶稣祷文为属灵的祷告,因为它产生并维系着对上帝的记念。当它被这些属灵的情感所环绕时,此言甚是。但若没有这些行动的伴随,它就仍是口头的,如同其他任何类似的祷告一样。我们应当这样看待耶稣祷文。
现在,伴随这祷文而来的暖意意味着什么呢?为了让心神在使用这简短祷文时能专注于一处,就必须用心念将其引入心田;因为若心神停留在头脑中——那里思绪纷乱如织——它就无法专注于一处。当心念进入心田,它就会将灵魂和身体的所有力量汇聚于此,归于一点。这种将整个人生集中于一处的专注,会立刻在那里引发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感觉就是未来暖意的开端。
此种感受,始则轻微,继而渐次增强,日益坚固,愈发深沉;并从最初的冰冷,转变为一种温暖的情感,吸引着人的专注。其过程乃是,起初,心神的专注是凭借意志之力,绷紧在心间;而专注的力量又在心中催生出暖意。这股暖意随后便能自然地维系专注,无需再格外用力。此二者相互扶持,必须形影不离,因心神的分散会使暖意冷却,而暖意的消退则会削弱专注。
属灵生命的法则由此显明:将你的心常系于对上帝的感知中——你便会恒常铭记上帝。圣人约安·莱стви奇尼克在某处表达了此番意境31。
现在问题来了——这是属灵的温暖吗?不——它不是属灵的!它只是普通的、血肉的。但因为它能将心思意念持守在心里,并由此促进之前所指出的属灵活动在心中发展,所以它被称为属灵的,然而,这必须是在它不伴随着一丝一毫肉欲的甜蜜,而是使灵魂和身体都保持在清醒状态的情况下。
由此可知:当伴随着耶稣祷文的温暖,未曾伴有灵性的感受时,这温暖就不应被称为灵性的,而仅仅是血液之热;并且,若其如此,只要不与情欲的、哪怕是轻微的甘美相联,便无甚不妥;但若有所关联,则其为恶,应予驱逐。
此种不端,乃当温暖流于心下之时。第二种不端,则是溺爱此温暖,将一切尽囿于斯,不顾及灵性之感受,甚或忘却对上帝的记忆,而仅仅求此温暖之常在;此种不端虽非人人时时皆有,然亦不时而生。务当留意并纠正,因在此情形下,仅余血肉之暖,动物之热。切勿将此温暖误作属灵或恩典之暖。唯当此温暖伴随着属灵的、祈祷的动势时,方可称之为属灵之暖。若无此伴随而称其属灵者,即属失当。若更称其为恩典之暖者,则谬误更甚。
有一种独特的恩典暖流,它本质上是属灵的。它超脱肉体,不使身体产生明显变化,而是以一种微妙而甜美的感受为证。凭着这些感受,每个人都能轻易地辨别和区分这种暖流。这是每个人都应当亲身经历的;外人无法置喙,也无处插手。
若祈祷与热诚之时,偶有身体之动荡或异样之感受,勿加留意。此非祈祷之本质,亦因人而异。务必将全副心神投注于属灵之运作与感受。它们将如晨曦般宜人之清凉,穿透你的灵魂与身体。
Степени молитвы
祈祷的层次
您希望听些关于祷告的事。我又能告诉您什么,是您所不知道的呢?有一种祷告是人自己去做的;还有一种祷告是神赐予祷告者的。前者有谁不晓得呢?后者也必为你们所知,哪怕只是初步的。起初,当有人亲近主时,首要之事便是祷告。他开始去教堂,并在家中,或凭祷告书,或不凭祷告书地祷告。然而思绪却四散纷飞,无论如何也无法驾驭。不过,他在祷告中越是劳苦,思绪就越是沉静,祷告也变得更为纯净。然而,灵魂的氛围却不会因此洁净,直到灵性的火花在灵魂中点燃。
此微光乃上帝恩典之作,然非特赐,实乃普施众生之普遍恩泽。其显现,是因寻求者在整体道德架构中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洁净。
当这微光被点燃,或者在心中形成持续的温暖时,思绪的喧嚣便会止息。灵魂的境况如同那患血漏的妇人:「血漏立刻止住了」(路加福音 8:44)。在这种状态下,祷告或多或少地接近于不间断。耶稣祷文是其间的媒介。这便是人所能发出的祷告的极限!我想,这一切对你而言是再清晰不过了。
再者,在此境况中,所赐予的是一种「被寻获」的祈祷,而非人所「自行」发起的。祈祷之灵降临,引人进入心室——此情此景,恰如有人牵着另一人的手,以力量将其从一室引至另一室。此时,灵魂被一股外在的力量所系缚,却又甘愿留驻其中,只要那寻获的灵依然临在于她之上。我所知的此种「寻获」有两重境界。其一,灵魂能洞悉一切,觉知自身及其外在处境,亦能思辨并自持,甚至若她愿意,也能破毁此种境界。这应是你们所能理解的。
在圣教父们的著作中,特别是叙利亚的圣艾萨克,指出了默祷或天降之祷的另一个层次32。在他看来,超越以上所述的是他称之为「神魂超拔」或「魂游象外」的祷告。在此境中,祈祷之灵亦会降临;然而,被其牵引的灵魂进入了如此深奥的默观,以至于遗忘了其外在的处境,不再思辨,唯有纯粹的凝视,并且无法掌控自身,也无法打破这种状态。可曾记得,在《教父言行录》中记载,有人在晚餐前开始祷告,却直到清晨才恢复清醒33?这便是处于神魂超拔或默观状态下的祷告。在某些人身上,这伴随着面容的明亮,周身发出光芒;在另一些人身上,则伴随着身体的腾空离地。圣使徒保罗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被提到乐园(哥林多后书 12:2-4)。圣先知们在圣灵将他们提升时,也曾处于此境。
请看,上帝对我们这些罪人倾注了何等浩瀚的恩慈!仅有少数人愿付出劳苦,然而他们又能蒙受何等的恩赐?对于所有辛劳付出之人,尽可大胆言说:努力吧;你们所付出的,必有丰厚的回报!
Еще о степенях молитвы
更多关于祷告的阶梯
祷告,永远是心智与心灵向着上帝的升华。当我们高举向上帝,颂赞他,感谢他,并祈求他赐予我们属灵的福祉时——带着对他的伟大、他的恩惠以及他慷慨慈悲的觉知与感受——那时我们便是在祷告,或处于一种祷告的状态。我们所有的祷告,无论是收录于祈祷书中的,还是教堂书籍里的,都包含着上述的一切。如果我们诵读这些祷告,不仅是念出言语,也同样拥有那些思想和感受,那么,这便是真正的祷告。如果你们如此祷告,那便甚好。如果在教堂里和家中,你们都如此祷告,并因长期如此行持祷告,以至于祷告的思想和感受与你们的心智和心灵相融相亲,那么,无论你们是否正站立祷告,那些感受和思想都不会离开你们的思绪,并始终将你们的心神系于上帝——那时,你们便已升入祷告的更高层次,这可被恰当地称为「心智-心灵的祷告」。这种祷告存在于灵魂之中,甚至无需言语,在与人交谈时,或在从事某项工作时亦可。这种对上帝不间断的关注,或是在上帝面前行走,便是那不住的祷告。
耶稣祷文是达成此目标的一大助力;它能极大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神,并使之坚定不移。由此,您便能明白此祷文的地位,以及成功修习此祷文所需具备的条件。以下便是祷文的阶梯。
第一。习惯于在教堂和家中进行日常祷告。
其二,令祈祷中的思想与感受,与心智及心意相契相融。
其三:不间断的祈祷。
耶稣祷文可适用于所有这些情形,但它真正的归宿在于不间断的祷告。祷告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洁净心灵,使其摆脱情欲和对一切感官事物的依恋。若无此,祷告将始终停留在第一阶段,即滋养性祷告。随着心灵的洁净,滋养性祷告将转变为智性-心性祷告,而当心灵完全洁净时,不间断的祷告便会根植其中。
您该如何行事呢?在圣堂里,请您专心于圣事,并持守那些神圣礼仪所启示的思想与情感。在家中,请您唤醒自己内心的祈祷思绪与感受,并借助耶稣祷文,将它们常存于您的灵魂之中。——愿主祝福您!
О молитве Иисусовой, словесно, умно и сердечно совершаемой
论耶稣祷文:口诵、意念与心持
论口祷。简言之,其诵念方式为:「主啊,怜悯我」;「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这罪人」,而完整的方式则是:「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罪人」。起初,它多半是被迫且不情愿地诵念,但随着操练和自我的强迫,若有通过祷告并借助上帝恩典来减弱各样情欲的坚定意愿,它将因频繁的操练,并随着情欲的减弱,逐渐变得更轻松、更愉悦、更可欲。
在口祷时,务必竭力让心神专注于祷词,缓缓地诵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言语所表达的思想中。当心神被外来的念头牵引时,不必烦恼,只需再次「将它带回祷词之中」(参见:天梯。第二十八阶,第十七条)。心神的不散乱并非一蹴而就,也非我们所愿便能得,而是当我们谦卑下来,并且蒙上帝恩允时才能获得。这份上帝的恩赐,不受时间所限,也不由祷告的数量决定,而是取决于内心的谦卑、基督的恩典,以及我们恒常地自我鞭策以求获得它。从专注的口祷,便会过渡到心祷,之所以称之为心祷,是因为那时我们仅用心神,或仰望,或凝视上帝。
论心祷。 在心祷时,我们必须将心神专注在主面前。依照我们在祷告中的虔诚与谦卑努力,上帝便会赐予我们心智的第一份恩典——在祈祷中获得专注与集中。当对主的关注变得不离不弃时,那便是出于恩典的关注;而我们自身所为的专注,则总是强求而来的。从这种心祷,若有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便能极便利、自由地过渡到发自心田的内祷。当我们的心以情感与上帝相契,当对上帝的爱盈满心房时,这样的祷告便被称为心祷。
论内在的心祷、心意之祷。福音书中曾如此宣告:「若有人愿追随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马太福音 16:24)。倘若我们将这些话语应用于祷告之事上,它们便意味着如下:凡愿合法地投身于祷告的苦修者,首先当舍弃自己的意愿和私人的见解,然后背负起十字架,亦即——那在这一苦修中不可避免的身心劳苦。将自己全然交托于上帝不倦的眷顾之中,我们便需谦卑而欣然地承受这番劳苦,只为那真正的福祉,此福祉将由上帝在适当的时机赐予勤勉的祷告者,届时上帝将以其恩典为我们的心智设定界限,使其坚定不移地与对上帝的记忆一同驻留在心中。
当这种心境变得自然而恒久时,圣教父们称之为「心与意的合一」。在这种心性中,心意不再渴望游离于心之外;相反,若因某些境遇或冗长言谈,它被滞留于心外之思虑,便会生发出一种不可抑制的渴望,带着某种灵性的渴求与全新的热忱,再次回归内在,致力于内在之家的建立。 在这种心境下,人的一切思绪皆从头脑归于心中,此时,仿佛一道智慧之光照亮其整个内在。无论他行何事、言何语、思何念,一切皆以完全的觉知与专注而为。他能清晰洞察涌现的思绪、意图与欲望,并欣然促使心意、情感与意志顺服于基督,履行上帝与圣教父的每一条诫命。 任何违背诫命之处,他都以发自肺腑的忏悔和痛悔之感来弥补,带着真诚的遗憾和痛苦的、谦卑的归向上主,祈求并期待上天赐予其软弱之处以帮助。而上帝,鉴于他这般的谦卑,也必不收回祂的恩典。
请知悉,智性心祷进入心灵,对一些人而言是迅速的,对另一些人而言则不然。我认识三个人:对其中一位,当他刚被教导时,就在那一刻,心祷便降临了;对另一位,心祷在六个月后才降临;对第三位,则在十个月后。而对于一位伟大的长老,则用了两年。为何会有此等差异,唯独上帝知晓。
亦请知晓,在诸般情欲被根除之前,祷告呈现一种面貌;而在心被情欲洁净之后,祷告又呈现另一种面貌:前者是洁净我心脱离情欲的助益,而后者则仿佛是未来福祉的一种属灵凭证。
请您这样做:当您感受到心智进入心田,并且祷告产生了作用时,就让这样的祷告完全自由地流淌,移除一切对它不利的事物;只要它持续存在,就不要做任何其他事情。然而,当您没有感受到这种吸引时,就进行口头祷告并辅以跪拜,尽力将您的注意力集中在心田,在主的面前。即使以这种方式祷告,心也会因此而温暖起来。
请清醒并警醒,尤其是在进行心智合一祷告之时。没有人能像那正确地实践心智合一祷告的人一样,如此蒙神喜悦。当您不便或没有时间进行祷告练习时,请务必在您所做的每一项活动中,尽一切可能保守祷告的精神,即是说,心中常念着神,并竭力以您的心眼,怀着敬畏与爱意,凝视祂就在您面前。当您感受到祂的存在时,请以恭敬顺服的心,在您所有的行事中,将自己全然交托于祂的权能、祂的万有、祂的洞察万物以及祂的无所不知,如此,在您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动的每一个念头中,都能忆念起神和祂的圣洁旨意。这就是祷告精神的简要所在!
敬虔的祈祷者必须拥有这种心志,并且,尽可能地,以恒常的、发自内心的专注,将自己的理解置于上帝的理解之下,顺服而敬畏地屈从于祂;同样地,也将自己的意愿和渴望置于上帝的意愿之下,将自己完全交托于上帝的智慧和上帝的意愿。我们必须竭力抵制那任意妄为之灵,即那种不受任何约束地行事的欲望和冲动。这灵低语道:「这超出了我的能力,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个」,或者:「现在我还不该开始这个,我需要等等」,或者:「顺服的职责阻碍了我」,以及许多类似的话语。谁若听从它,就永远学不会祈祷。
与此精神为伴的,是自义之灵。它在一个人被任意妄为之灵所诱惑,做出某种令其良心不安之事后,便会近前并开始作祟。那时,自义之灵会施展各种诡计,以欺骗良心,并将其不义粉饰为公义。——愿上帝保守你们脱离这些邪恶的灵。
Иисусова молитва, умная молитва и умное делание
耶稣祷文,心祷与心行
在每一件事上,都必须全心投入,并怀揣一颗敬畏上帝的心。为了使心能处于敬畏上帝的状态,需要让它不断地被对上帝的思念所笼罩。对上帝的思念将是一扇门,灵魂将由此进入活跃的生活。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应该集中在不断思念上帝,或行走在上帝的临在中(「寻求上主与他的能力,时常寻求他的面。」 诗篇 105:4)。这就是警醒和心祷的所在。上帝无处不在:务使你的思想也时时刻刻与上帝同在。
那当如何是好?思绪纷扰,犹如蚊蚋成群,盘旋不去;而在思绪之上,乃是心之感受。为使意念专注于一,古之长者们习于不辍地诵念简短祷词。此番习练与频密重复,使祷词如影随形,盘桓于舌尖,乃至于无须刻意,其自会复诵。循此途径,意念便依附于祷告,复经由祷告,与对神的默想紧密相连,无有间断。习以为常之后,祷告便牵引着对神的记忆,而对神的记忆又反哺祷告;二者彼此扶持,互为因果。此即是活在神面前之妙境。
人们曾使用各种简短的祷词,有人说「主啊,求你开恩怜悯」,有人说「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还有人说「我既为人而犯罪,你既为神而怜悯我」。但后来,大家开始偏爱一句祷文,就是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怜悯我这罪人!」他们习惯于重复这句祷文,并借此保守对上帝的忆念。你现在明白耶稣祷文的地位和它的意义了吗?它本身并非心祷,而是口祷,是外在的,如同所有其他书写的祷文一样,它是通往心祷的途径,当有人带着它站立在主面前向祂祷告时。同样,它也不是心性操练,而是一种与在教堂或家中按祷告书进行的祷告辞诵读相同的操练。心祷是当一个人将注意力稳固地安于心中,并从那里向上帝发出祷告时。而心性操练是当一个人将注意力安于心中,并忆念着主,摒弃任何试图潜入心间的其他思想时。
「现在,我想,你也能自行化解许多困惑了。你在此所指的『智慧祷告』,想必就是那耶稣祷文:『主耶稣基督,怜悯我。』但在听了这些解释之后,你便会明白,这并非智慧祷告,而是言语祷告。你可以无所畏惧地习练它,正如你曾熟记任何其他祷告文一样。无论你端坐、行走,抑或从事其他事务,只管重复这祷告文,如此便足矣——你将熟稔于心,它也将自然而然地从你舌尖流淌而出。此处,绝无任何祸患可预见。」
当你的心神专注于心坎,向主呼求,无论是恳求、忏悔、感谢,还是赞美他时,这便是智慧的祷告。这种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危险,这样的祷告自有其护佑。因为当你怀着信心转向主时,他就在那里。此刻,你便可在实践中尝试。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呼求圣名,不仅仅是独自安坐于修道室中,在教堂里,在餐桌旁,在行走时,也要如此。但你当留意,这呼求中是否有对主的记忆,而不仅仅是空洞的言语。
关于舍弃歌唱,转而进行心祷,修行隐士瓦西里所言,乃是针对那些隐修者,以及那些已然开启心祷并使其不辍之人。这些圣者可以以心祷替代一切,包括教会礼仪和修室规程。然而,这里所指的并非仅仅是重复耶稣祷文,而是祈祷的呼唤从内心不间断地升起。我曾读到,有一位长老,他的祷告文仅能诵读到诗篇中的第一个「荣耀颂」,此后便进入无言的、出自心底的祷告。此时,经文的诵读便会自行止息。因此,舍弃歌唱之说,与你我并无关联,我们仍需坚持参与教会礼仪,并遵行修室所规定的祷告。
当不间断的心祷形成之时,你便会洞悉应如何行事。你请求蒙受内在操练的祝福。上帝必会赐福!但请你务必明了此事之究竟,要勤习诵念耶稣祷文,使其熟稔于舌,然而心念却始终系于主。若你在此同时,能从心底向主发出叹息,那便是理智的祷告,而非仅仅是耶稣祷文的言辞。若你将心神专注于主,立于心间,并诵念耶稣祷文,同时将一切杂念与情思从心中屏除,那便是理智的操练。